中国文明网总站  |   首页    |  头条    |   文明聚焦  |  新时代文明实践   |  文明创建   |  道德典型  |  志愿服务  |   未成年人  | 
    图解文明城市   |   专题·活动   |  县市区传真   |   我们的节日  |   工作提示   |   宁波市公益广告库   |  
您当前所在位置:宁波文明网 > 道德典型

和老婆分居两处,他独自悉心照料百岁养父

来源:宁波文明网 发表时间:2022-10-20 字体 [][打印][关闭]
更多 0

  “红烧牛排,再给我配一个蔬菜。”10月18日一早,宁波市海曙区石碶街道车何渡村的一幢两层老宅子里,103岁的庄恩富和往常一样,一起床就点好了当天想吃的菜,70岁的儿子庄启平就拿着菜篮上菜场了。

  庄启平孤身陪伴、照顾老父亲,为此还和妻子分居两地。“只要我还做得动,我就会把父亲伺候好。”

  一直陪伴父亲

  完成了父亲去北京的心愿

  虽然已经103岁了,但庄恩富的身体很好,拄着拐杖但脚步稳健,耳朵不是很背,牙口很好,眼神也不错。“我每天都要看电视看报纸,还会去村里的老年活动室转转。”每天等庄启平出门买菜后,洗漱完毕的老爷子都会自己拄着拐杖去街上吃早点。

  父子俩都不是土生土长的石碶人。1971年3月,作为皎口水库的移民,50岁的庄恩富和妻子带着庄启平和小女儿搬迁到了车何渡村。

  “在章水镇老家,我当了三四十年的大队长,还在当地参与建造了一个水力发电站。”回忆起当年,庄恩富说到了这件让他记忆最为深刻的事:当时是上世纪六十年代末,老家的整个村子已经是灯火通明。而搬迁到了石碶街道后,反而点起了火油灯。

  搬下山的那年,庄启平19岁,之后跟着父亲在车何渡村种了一辈子的地。后来,地让别人种了。1991年,庄家发生了两件大事:第一件事是庄启平的母亲去世了;第二件就是庄启平搬到了宁波市中心去住,并把父亲也接了过去。

  一开始,一家人住在月湖边。后来,月湖边的房子拆迁了,就在南苑小区附近买了一套3楼的房子。“到了2016年父亲97岁的时候,渐渐地爬不动楼了,我就决定,和父亲一起搬回乡下老房子。”因为妻子要照料女儿一家,所以夫妻俩只能分居两地。现在,妻子一周会回来两次,两口子团聚,女儿一家也经常回来看望。

  庄启平告诉记者,父亲庄恩富80多岁的时候,身体还相当不错。“那年,我特意带着父亲去了一趟北京,完成了他想看看祖国首都的心愿。我还带着他爬了长城,他的速度远远超过了我。”去的时候,父子俩坐了整整一天一夜的绿皮火车。

  “我一点都没觉得累,感觉真的太幸福了。”耳尖的庄恩富插话了。

  2010年,老爷子还和村里的老伙伴们组团去上海参观世博会。老爷子也会坐着公交车,和老伙伴们一起到处走走看看。“看着他开心,我就觉得安心。”庄启平说,种了一辈子地,也该让老爷子去看看祖国大好河山。

  为了不让养父伤心

  他没有认亲

  2014年的一天,庄启平突然发现,坐在沙发上的父亲有点不对劲。“神志不太清楚,穿着的裤子有一半掉落了也没反应。”他立即意识到父亲病了,带着父亲去了鄞州人民医院。当晚的手术很成功,再加上庄恩富身体底子很好,手术后第四天就能下地走动了。

  不过,自那以后,庄恩富就用上了拐杖。“父亲很小心,走路也观察很仔细。其实,他没有拐杖也可以走路,但有了拐杖他更有安全感。”

  因为老爷子身体底子不错,庄启平照顾得得心应手:每天买菜烧饭、洗衣叠被,有空了再去地里种点父子俩喜欢吃的蔬菜。去年,为了让父亲享受享受,庄启平还花4000元买回了一把按摩椅。“父亲点什么菜,我就买什么。他想买什么东西,我也尽量满足。”

  这时候,庄恩富深有感触地说了一句:“要想长寿靠子女啊!”但其实,庄启平并不是庄恩富的亲生儿子,庄恩富还有一个已去世的女儿也是领养的。

  庄启平的亲生母亲是章水人,后来去了上海。庄启平出生的时候,因为家里穷,他的头上又长了一个很难医治的疮,亲生母亲不得已之下就把他抱到了庄恩富家里。“父母不能生育,就收养了我。”庄启平6岁那年,庄恩富又收养了小女儿。

  “父母对我们俩就跟亲生的一样。”为了医治庄启平头上的疮,庄恩富夫妻花的医药费到现在估计能在乡下买一套房子。等长大后,亲生父母也来找过庄启平。

  1976年,庄启平还在上海和亲生父母远远对视了几眼。“但我没去相认。养恩大于生恩,我怕父亲伤心。”庄启平还打算,等他实在做不动的时候,就把老房子抵押掉一间,请个保姆来照顾父亲。(宁波晚报·甬上)

相关报道:

稿源:宁波文明网 编辑:张 理趣
 
宁波市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办公室主办
宁波文明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第030140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号 1012010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