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明网总站  |   首页    |  头条    |   文明聚焦  |  新时代文明实践   |  文明创建   |  道德典型  |  志愿服务  |   未成年人  |  电子杂志
    图解文明城市   |   专题·活动   |  县市区传真   |   我们的节日  |   工作提示   |   宁波市公益广告库   |  
您当前所在位置:宁波文明网 > 深度评论

年终慰问要真“慰”实“问”

来源:宁波文明网 发表时间:2017-12-28 字体 [][打印][关闭]
更多 0

  12月25日从市总工会了解到,全市工会系统启动“两节”期间送温暖活动,目前全市已筹集资金约3000万元,针对全市职工开展10项温暖系列行动,包含走访慰问、生活帮扶、医疗互助、医疗救助、农民工平安返乡、协助工资清欠、5·1服务卡特惠服务等方面。(12月26日宁波日报)

  年未岁尾,各地各部门都把走访慰问列上了重要的日程。年终慰问困难群体,体现的是人文关怀,给身处困境中的人们送去精神抚慰和鼓舞,是拉近党群干群关系的重要渠道。但有些单位和部门在开展慰问活动时,不问群众的需求和想法,仅仅是将统一“标配”的大米、食用油以及慰问金等送到慰问者手中,三五分钟便走人, 未与群众说上几句暖心话,更不用说坐下来与群众促膝交谈,嘘寒问暖,给人一种“完成任务”的感觉。也难怪有网友戏称有些慰问其实只是一场“秀”,一场表演秀——特别是只能为某些部门形象,锦上添花,却不能够给被慰问者雪中送炭。

  慰问,慰问,要“慰”要“问”,而且应该更看重“问”。“慰”的意思是使人心情安适、心安;“问”的意思是为表示关切而询问。“慰”,只是治标之策,解决的是一些燃眉之急;而“问”,可以了解掌握真实情况,问需于民、问计于民,这才是治本之举。因此,慰问切忌“慰”而不“问”,不能为了完成任务而应付了事、走形式、走过场,使“慰问”失去其本意和初衷。只有多“问”、善“问”,才会收到好的效果。困难户贫困原因有很多:因病致贫、因老致贫、因灾致贫等,困难群众不仅需要雪中送炭,更需要有人“授之与渔”,教会他们致富的办法和本领,为他们提供脱贫解困的机会、方法、路子,这才是他们最需要的。

  慰问慰问,确实解了困难群众的一时之困。但“一时之需”毕竟不能从根本上解决真正的困难。只有问,才能知道慰问对象在想什么、需要什么、最缺什么、最需要什么;只有问过了、问准了,才能在嘘寒问暖中切实了解到每个家庭、每位群众的所需、所想、所盼,才能切实把准贫困者的“脉搏”,为后续的帮扶奠定好坚实的基础,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进行更为精准的帮扶。也只有做到既送温暖,又送“恒温”,根据不同困难群体不同需求,分别采取送政策、送岗位、送技术、送物资等不同的慰问方式和帮扶措施,才能让困难群众早日摆脱“节日暂时脱贫,节后继续贫困”的恶性循环,真正摘掉“贫困”帽子。

  2018年元旦、春节将至,我们期待着今年的慰问更加实在,更加温暖,更加感人;期待着今年的被慰问困难群众,因慰问而得以前行,告别贫困。衷心地希望各级领导干部在慰问送温暖中,一定要把慰问活动当成送温暖、察民情、解民难的具体行动,使慰问真正成为“慰心”活动,让慰问名符其实,做到真“慰”实“问”,让困难群众充分感受到组织的关怀、党和政府的温暖。只有这样,也才能真正把慰问送温暖工作做得更好。(殷莲芬

相关报道:

稿源:宁波文明网 编辑:王颖颖
 
宁波市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办公室主办
宁波文明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第030140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号 1012010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