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明网总站  |   首页    |  头条    |   文明聚焦  |  新时代文明实践   |  文明创建   |  道德典型  |  志愿服务  |   未成年人  |  电子杂志
    图解文明城市   |   专题·活动   |  县市区传真   |   我们的节日  |   工作提示   |   宁波市公益广告库   |  
您当前所在位置:宁波文明网 > 深度评论

短视频玩低俗 监管之手要伸长

来源:宁波文明网 发表时间:2018-04-03 字体 [][打印][关闭]
更多 0

  盲目模仿、恶搞低俗、内容涉黄……渐成网络新宠的短视频,日渐暴露其良莠并存的内容生态现状。不少网友吐槽:“恶趣味怎么就成了‘香饽饽’?”(人民日报)

  模仿热门短视频中的高难度翻跟头动作致两岁女儿脊髓严重受损;为拍摄短视频公然爬上一辆正在巡逻执勤的警车踩踏“耍酷”;一位衣着暴露女性以不雅动作挑逗男性的视频竟有近3万次点赞量……短视频沦为“低俗秀”,连网友都看不过去了,网络跟帖、评论不乏吐槽、抱怨、质疑的声音。

  正如相关调查显示,搞笑有趣和消磨时间是受访者认为短视频能够吸引大众的主要原因,短视频兼容了碎片化接受情境和感官化内容形态两种特征,迎合了受众填补闲暇时间的需求或获取感官刺激的心理。但凡事都有边界和底线,短视频内容生产者为求标新立异,一味以恶搞、耍酷、低俗吸引眼球,不仅可能有伤社会公序良俗,而且难免导致“审丑”疲劳,更容易给社会大众以“低俗即流行”“流行即低俗”的价值、认知误导。

  低俗短视频你方唱罢我登场,甚至呈现出“比俗”态势,显然是过度追求传播效果、以低级趣味博眼球所致,内容生产者和播放平台看似抓住了一些网友猎奇、媚俗心理,实则是对绝大多数网友审美诉求的误判,低估了广大网民的欣赏品位,而恶搞流行、低俗泛滥的结果,必然导致劣币驱逐良币的尴尬局面,使得网友的选择余地变小、选择空间越来越狭窄,既给短视频的良性生态造成污染,又难免给主流文化传播构成冲击。

  有道是,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反之亦然。跟其他网络传播内容一样,平台不作为、监管不给力,受利益驱使短视频“低俗秀”难免会抬头甚至于野蛮疯长。尽管相关法规明确了平台的主体责任,但倘若监管疲弱甚至不作为,出于对自身利益的追逐,平台方同样可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放任自流甚至充当幕后推手。针对短视频“低俗流行”乱象,关键还是要监管之“手”伸长一点,实时跟踪、动态监督,发现不良苗头及时出手、严肃追责,既盯得紧又管得住,形成有力震慑和警示。

  我国互联网用户已达7亿多,而短视频用户规模就已超过2.4亿,2018年有望达到3.53亿。据调查显示,有49.1%的受访者每天花费半小时以上浏览短视频,有66.3%的受访者表示曾在网上发布过自己拍摄的短视频。在这样的现实背景之下,充实监管力量,强化监管机制,提升监管能力,增进监管责任,以更有力、更到位、更具刚性的监管执法,主动作为、防患未然,净化包括短视频在内的网络传播生态,满足网民分享更多健康、阳光网络传播内容的需求,捍卫主流道德价值文化阵地,必要性和迫切性不言而喻。(高涌)

相关报道:

稿源:宁波文明网 编辑:周松
 
宁波市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办公室主办
宁波文明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第030140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号 1012010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