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明网总站  |   首页    |  头条    |   文明聚焦  |  新时代文明实践   |  文明创建   |  道德典型  |  志愿服务  |   未成年人  |  电子杂志
    图解文明城市   |   专题·活动   |  县市区传真   |   我们的节日  |   工作提示   |   宁波市公益广告库   |  
您当前所在位置:宁波文明网 > 深度评论

让社区建筑设计更利于“守望相助”

来源:宁波文明网 发表时间:2018-07-16 字体 [][打印][关闭]
更多 0

  生活的纠结带来思考的疑问,或许这也是人类社会进步的一个发力点。因为有了生活的纠结,才有了解决问题的动力。 

  近见微信热文“人性城市的设计、百米之内必有躲雨之处”,便想起了社区建筑设计的老话题。十五年前新疆石河子市的民政局长带着两位设计师,到宁波来寻找答案,时为民政局负责社区工作的我,领着他们看了好几个自认为很优秀的社区,却没找到一个理想的可参照的社区建筑。 

  为什么要寻找社区建筑的样标?在考察的交流碰撞中,我渐渐明白了专业建筑设计师的思考原点。任何建筑设计都有自身的品质属性,如学校、医院、军营、政府机关、商业区、其建筑都有相对稳定的格局和功能对应。比如说,嵩山少林寺和宁波的保国寺,虽然地形、方位、占地面积有所不同,但内在格局和使用功能却是相通的。 

  现今的社区大多是社区体制前的“小区建筑”,注重了小家庭的建筑单元的私密性,忽略了社区“大家庭”自然关联性,如社会家庭老人和小孩的照护问题,因建筑设计留下了人为屏障隐患的例案可数。十多年前曾有一位著名的宁波籍科学家,因为爬窗栏杆坠落身亡,缘由是想取忘在房内的钥匙。如果他的住房建筑是便于邻里通联的,这位老人找个邻居年轻人帮助一下,或许这个事故就可以避免了。至于调皮的熊孩子独自在家被卡在窗栏上,或有老人痴呆走出而不能归家,也是时见报道的。 

  社区是一个“聚居在一定地域范围内的人们所组成的社会生活共同体”,有一定的地理区域,有一定数量的人口,居民之间有共同的意识和利益,有着较密切的社会交往。用通俗的话讲,社区是个“大家庭”,具有天然的“守望相助”属性。许多年长的人回忆童年,他们的父母没有象现今的年轻父母带孩子那么烦心累人。其中原因之一,那时的居住环境常是数十户口人家一个小院,熊孩子虽然调皮,但总是活动在大人照护的视线之内;同样,谁家有老人病残,也会在邻里之间视线之内,并能得到乡里乡亲搭把手的照顾。 

  曾翻阅过一本书,《人性场所》——城市开放空间设计导则,作者是美国的克莱尔·库珀·马库斯和卡罗琳·弗朗西斯,其中提到了“老年人住宅区户外空间”问题。其居住环境不仅包括专门为老年人(通常指大于65岁)设计的住宅、养老护理单元,还涉及老人们非常重视的户外环境。舒适、安全和保障、户外空间的易于通达,以及同其他人相遇和交流、互助互慰的机会,正越来越成为老人们对社区空间的渴望。国外已有这样的案例,或有老人抱团养老的“同居”,也有把托老所和幼儿园“合建”。面对老龄化社会,国家有关部门提出了涉老型宜居社区建设,让社区更利于“守望相助”,既是人文建筑的互通,也是社会家庭人力资源的互补。 

  十五年前新疆那位民政局长的社区考察留下的疑问,后来我还是给出了一些积极的回应。一方面我发现并推介了一个相对理想的社区建筑,在宁波新建的市政府附近,有个东部新城社区,是几个村子整体撤迁重建的,是一个相对符合“社会生活共同体”的社区,据说是国际上知名的建筑设计公司设计的,其空间布局、使用功能,有利于社区居民交流活动互助。另一方面,对于先天不足社区建筑,已经运转了三个五年计划的社区居委会(社工),在实务中做了许多“软件补丁”,如建立了“邻里福、小手拉大手”等互助型服务项目。 

  社会在进步,建筑在更新。一个人性化的城市空间,也是一个能让人记得住乡愁的社区,其中不仅仅是生存建筑的印记,更多的是人文生活信息的存贮。写下这篇文章,给诸多城市设计师提供一点参考的原素,期望新建的社区建筑设计,更能提高守望相助的宜居幸福指数。 (陈志卫)

相关报道:

稿源:宁波文明网 编辑:周松
 
宁波市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办公室主办
宁波文明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第030140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号 1012010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