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明网总站  |   首页    |  头条    |   文明聚焦  |  新时代文明实践   |  文明创建   |  道德典型  |  志愿服务  |   未成年人  | 
    图解文明城市   |   专题·活动   |  县市区传真   |   我们的节日  |   工作提示   |   宁波市公益广告库   |  
您当前所在位置:宁波文明网 > 图解文明城市

宁波余姚这家三代人守诺77年

来源:宁波文明网 发表时间:2022-03-08 字体 [][打印][关闭]
更多 0

  ​宁波余姚市大隐镇章山村周家塔自然村的周福良,是一家保洁公司的普通员工,他月收入只有3000多元,但是20多年来资助了20多户贫困家庭,而这一爱心之举,源自他的爷爷。

  77年前,周福良的奶奶难产,家庭陷入困境之时,得到了邻居的帮助。周福良的爷爷于是承诺:以后村里有人有困难,自己一定有钱出钱,有力出力。后来,周福良的父亲接过了爷爷的接力棒,父亲老了之后,周福良又接过了父亲的接力棒。一句承诺,三代人坚守77年。

  3月6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人物专栏《你的样子》对此进行了报道↓

  这几天,周福良心里一直惦记着腿受伤的郑贤娟老人。3月2号下午,趁着天气好,周福良就来到老人家中探望,一见到周福良,郑千娟便紧紧地握住他的手,激动地流泪。

  宁波余姚市大隐镇章山村村民郑贤娟:“他这个人啊特别好,我生病一年多了,他每次来看我都会给我钱,让我去好好地看医生,他每个月就赚3000多块钱,自己特别节俭,没有比他再好的人了。”

  今年61岁的周福良目前在宁波余姚市大隐镇的一家保洁公司做管理工作,每个月工资3000元左右,就是这些工资,20多年来,他默默地累计资助了20多户贫困家庭,资助钱物十几万元。他告诉记者,这份初心源自77年前爷爷的一句承诺。

  宁波余姚市大尹镇章山村村民周福良:“77年之前我奶奶难产,被亲戚朋友邻居抬到了距离村里30多里路的慈城,那个时候是用竹板床抬去的,抬到以后也没有抢救过来,后来奶奶办丧事,邻居们又过来帮忙,我爷爷非常感动,后来我爷爷说了,只要村里的人有困难需要帮助,我们一定会尽自己的力量去帮他们有钱的出钱,有力的出力,这一帮就帮了30年,我爸爸50岁的时候他也接着做了,我50岁的时候爸爸也让我去做了。”

  于是50岁的周富良成了“一句承诺”的第三代接班人。他已为村里15位老人办了后事,现在又从关心老人的“身后事”扩大到了“生前事”,成了敬老院的常客,逢年过节他都会给敬老院的老人送去慰问品。

  周福良:“反正过去人家有恩于我们,多做点好事总是好的,也是回报人家的意思,我想做做好事别人也会看着做的。第二个是只要你去帮助人家,他们总会感觉到有点希望,等于也是一种精神寄托。”

  2011年,周福良被评为农业双争示范户,拿了3000元奖金,他用这笔钱给村里85岁以上的老人买了慰问品。二十几年如一日,一听到村里有老人生病,谁家遇到了困难,周福良都会慷慨解囊,乡亲们都亲切地叫他“阿良”。

  生病的老人,家境贫困的学生都是周福良帮助的对象。为了能够帮助更多有困难的人,周福良自己非常勤俭。10多年来,他的早餐就只是1元钱的白粥,甚至到了晚上,他还要再打一份夜工赚钱。

  周福良:“每天有10块钱的早餐费,那我每天就吃一块钱,还有9块钱,攒起来好给人家,积少成多嘛,那一年也有3000多,晚上做4个钟头,有80块钱,一个月一般2000块钱左右,我干得好就能更好地去帮助别人。我感觉到一点都不累,我不是为了自己来做的,好像是在为更多的人在做。”

  周福良说等儿子50岁了,会把这个接力棒传到儿子手上,一代一代将这个承诺坚守下去。

  周福良:“我也和儿子商量,儿子也同意了,等我儿子50岁的时候再接下去,还有孙子。”

  宁波余姚市某保洁公司项目经理徐杨样:“有人遇到困难了,他是第一个往前冲的,我对他的评价是相当高,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77年前在爷爷心中埋下的感恩种子,如今已经在周福良和全家人心中扎下了根。当年的一句承诺,一家三代人坚守了77年,周福良说只要他还在,就要把这件事做下去,还要让儿子孙子把这个承诺一直坚守下去。(央广网)

相关报道:

稿源:宁波文明网 编辑:张 理趣
 
宁波市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办公室主办
宁波文明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第030140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号 1012010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