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明网总站  |   首页    |  头条    |   文明聚焦  |  新时代文明实践   |  文明创建   |  道德典型  |  志愿服务  |   未成年人  |  电子杂志
    图解文明城市   |   专题·活动   |  县市区传真   |   我们的节日  |   工作提示   |   宁波市公益广告库   |  
您当前所在位置:宁波文明网 > 头条

宁波梁弄:红色基因引领绿色发展

来源:宁波文明网 发表时间:2019-04-22 字体 [][打印][关闭]
更多 0

四明湖畔的梁弄镇一角。(梁弄镇供图)

    春天的梁弄,山清水秀,松柏苍翠。

    这里,曾是全国十九块抗日根据地之一——浙东(四明山)抗日根据地的指挥中心,有“浙东延安”之称,革命先辈在这片热土上抛头颅洒热血。那段岁月,梁弄人民倾其所有,不仅为中共浙东区委、浙东行政公署等党政军机构提供住所,还冒着生命危险为前线战士送粮送水,谱写了一首首红色赞歌。

    不忘初心,砥砺前行。从70多年前的硝烟中走来,如今的梁弄,红色文化厚重耀眼,绿色产业蓬勃发展,古色风韵保存完好,金色风情乡愁四溢,蓝色智慧经济风生水起,经济社会各项指标位居全国革命老区前列。

    艰苦奋斗

    敢闯敢试谋发展

    走进梁弄商会负责人王沛钢的办公室,只见桌上堆满了梁弄灯具南非展贸中心的设计图。“灯具是梁弄的优势产业,而近几年非洲市场对稳定安全的照明系统需求大增。”王沛钢说,“去年年底,梁弄和‘中非桥’合作,准备在南非建设展贸中心和公共海外仓。今年,梁弄灯具企业将借助平台和政府的力量,抱团进军非洲市场。”

    唯有自强不息,才能走向全面小康。

    灯具产业是梁弄的骄傲。当改革开放的春风吹进四明山,梁弄人民不等不靠,办起灯具加工厂,建设中国灯具城,将这片山沟打造成中国灯具之乡。过硬的质量,加上遍布全国的1500多家灯具门市部,让梁弄制造的灯具“啃下”全国三分之一以上的市场份额。来自老区的一盏盏户外灯,照亮了北京长安街,照亮了三峡工地,照亮了很多人的回家路。

    无论时光如何流逝,不变的是老区人艰苦奋斗的精神。30多年前,梁弄人走出大山抢市场;今天,梁弄人走出国门闯天下。王沛钢说,“借‘一带一路’倡议的春风,我们将竭尽全力,早日让梁弄灯具照亮非洲的夜晚。”

    “梁弄工业的发展几经波折,而有着红色基因的梁弄人既勇于奉献,又善于创新。”梁弄镇党委书记何张辉说。1996年,四明湖水库被列为一级饮用水源保护区,高速发展的工业被迫“踩下急刹车”,产业转型势在必行。

    当艰难的抉择摆在面前,老区人民识大体、顾大局。为保护碧波荡漾的“大水缸”,55家企业陆续关停或外迁。面对“关了企业,财政怎么办,人员怎么安置”的担忧,党员一次次上门做工作,同时引进来料加工企业,还引导青壮年种植特色水果。由于工作细致全面,搬迁关停企业的职工全部实现再就业。

    被动转型,主动作为!“壮士断腕”的梁弄利用优质水资源,迅速引进“百岁山”矿泉水这只“金凤凰”,从破土动工到竣工投产仅用时半年。如今,两条国际顶尖水平的生产线运转不停,每秒有20多瓶矿泉水下线。“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去年,占地3.3亩的“百岁山”创造了2.55亿元产值,贡献了5500万元税收。

    因地制宜

    创业创新奔小康

    这些天,走在梁弄,总能看到开始泛红的樱桃。这些长在“红土地”上的红果,给老百姓带来红红火火的日子。“我们村的大发展,最要感谢的是习总书记。”站在樱桃林前,横坎头村党委书记张志灿饱含深情地说。

    2003年春节前夕,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专程到梁弄镇和横坎头村考察调研,提出了建设“全国革命老区全面奔小康样板镇”的殷切期望。春节后不久,习近平给横坎头村党员群众回信,鼓励他们加快老区开发建设,尽快脱贫致富奔小康。

    “习总书记当时指示我们要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充分发挥优势,大力发展效益农业,为我们指明了发展的方向。”张志灿说。正是那一年,被梁弄人亲切地叫作“红果”的樱桃在“红村”扎下了根。

    “磨破了嘴皮子,还是没有人愿意种。”回忆起动员村民种樱桃的场景,张志灿记忆犹新,“说得好不如做得好。村集体示范,带着群众干。”2003年,村集体投资15万元,种下100多亩樱桃树苗。秋去春来,樱桃树开始挂果,引来不少游客,看到“钱”景的村民纷纷跟进。见采摘游红红火火,汪巷村的党员汪国武流转了数百亩土地,办起“百果园”。“‘百果园’就是乡亲的试验田,试种成功了,其他种植户随即跟进。”汪国武致富不忘乡亲,把优质品种免费引种给村民,无偿传授技术。通过摸索,他还将蓝莓、冬枣做成果酒,附加值实现翻倍。

    如今,梁弄拥有樱桃、蓝莓、杨梅等60多个品种的小水果,建成了总面积1.5万亩的小水果基地。“游客能观光、能采摘,还能带走鲜果和深加工产品,小水果‘接二连三’,完善了产业链,提高了附加值。”种植户何达峰说。

    和樱桃一样“红”的,还有大糕。站在梁弄大糕一条街的起点,绵延1公里的马路上招牌林立,一眼望不到头。“大糕是梁弄的传统小吃,以前作为订婚时的伴手礼,从没想过还能当特产卖。”梅柏桥是梁弄大糕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27年前,还是一名“打铁匠”的他见生意日渐萧条,便开始学做大糕,转型为“糕点师”。12年前,他在浒溪线上开出首家大糕店。“梁弄的红色旅游越来越红火,农家乐和民宿越开越多,我的大糕店去年销售额有近300万元,是开店时的10倍多。”梅柏桥说。

    从水果到果酒,从大米到大糕,一字之差,却是“惊人一跃”。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张晓山去年考察梁弄后感慨:梁弄的发展证明,自强不息是何其重要。

    要致富,先修路。2003年下半年,宁波市投资3.5亿元建设了余梁公路。盘山公路变成平原公路,两车道扩成四车道,“康庄大道”带来的滚滚人流,推动了红色旅游和绿色产业联袂发展,谱写了老区“农旅融合”的新篇章。

    勇于转型

    五彩梁弄追新梦

    时代,日新月异;奋斗,永不停息。让老区山更绿、水更清、景更美,让老区人民生活更幸福,梁弄一次次创新、一次次转型。

    “发展红色旅游,利用绿色资源,壮大特色产业”。近些年,梁弄着力产业重塑,围绕好山好水好空气做文章,把“会议教育培训、特色产业发展、宜居宜游风情小城”作为发展新定位。

    去年春天,习近平总书记给横坎头村全体党员回信,勉励他们传承好红色基因,发挥好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同乡亲们一道,再接再厉、苦干实干,努力建设富裕、文明、宜居的美丽乡村。梁弄沸腾了,大家到处传递这个振奋人心的消息,喜悦之情洋溢在每一个人的脸上。“梁弄镇全体干部群众将以坚定的意志和务实的举措,把红色基因传承好,把基层堡垒巩固好,把党员队伍建设好,让老区人民过上更加美好的生活。”何张辉说。

    牢记嘱托,立即行动。

    转型,推动新发展。在健峰培训城、浙江省委党校四明山分校、四明湖国际会议中心落户的基础上,去年,浙江四明山干部学院挂牌,四明山新希望绿领学院开课,中国机器人峰会在四明湖畔盛大举行。去年,全镇接待会议培训人员17.5万人次、游客143万人次,绿色产业体系成为梁弄加速发展的新引擎。

    转型,带来新希望。优良的生态,成为梁弄的一张“金名片”。去年,“山水绿活”四明山时光小镇、金影像(余姚)文化产业城和希望的田野·横坎头田园综合体等项目取得实质性进展……梁弄有望成为国内知名的休闲度假胜地和文化产业基地。

    转型,激发新活力。新生代开始接过乡村振兴的大旗。新思维、新模式,由年轻人打造的稻田里民宿、横坎头农家、三盏灯茶空间等特色门店一营业,便成为消费“爆款”。在德国取得硕士学位的黄徐洁是位“90后”党员,去年8月,她回梁弄创办“横坎头农家”。和前辈不同,黄徐洁将“农家土菜”推上网络,为游客提供外卖服务。“我们一定跑好这一程,带领乡亲实现乡村振兴。”黄徐洁说。

    “传承红色老区基因、走好绿色发展之路,是梁弄实现全面小康的核心;发扬全民创业、全民创新的两创精神,是梁弄快速发展的关键。”知名“三农”专家顾益康曾走村入户研究梁弄崛起的“秘密”。他说,梁弄不但要当老区全面奔小康的样板镇,还将成为乡村振兴的样板镇。(宁波日报)

相关报道:

稿源:宁波文明网 编辑:周 松
 
宁波市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办公室主办
宁波文明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第030140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号 1012010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