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明网总站  |   首页    |  头条    |   文明聚焦  |  新时代文明实践   |  文明创建   |  道德典型  |  志愿服务  |   未成年人  |  电子杂志
    图解文明城市   |   专题·活动   |  县市区传真   |   我们的节日  |   工作提示   |   宁波市公益广告库   |  
您当前所在位置:宁波文明网 > 头条

宁波爱心呵护黔西南儿童快乐成长

来源:宁波文明网 发表时间:2019-05-29 字体 [][打印][关闭]
更多 0

晴隆的小学生在社团活动中参加茶艺培训。

黔西南州的孩子在余姚参加公益冬令营。

望谟县乐康小学微心愿领愿仪式。

    一个书包、一双球鞋、一副羽毛球拍……这些物品,在宁波孩子眼中也许微不足道,却是贵州黔西南州贫困村留守儿童难以实现的梦想。属于孩子的节日即将来临,在与黔西南州携手同行23年的宁波,社会各界早早准备各种礼物为孩子们圆梦。

    对于孩子们的爱绝不仅限于此。节日礼物之外,还有更多长期的、长远的、细致入微的关怀,比如爱心晚餐、智慧课堂、医疗保障等等,就像春风化雨一般,呵护他们健康成长。

    一个微心愿 一份美好的期望和祝福

    六一节快到了,贵州兴义市三江口镇斯林小学的孩子们想要一套夏季校服。黔西南州文化广电旅游局的联村干部找到本报记者,希望帮忙联系能满足孩子心愿的宁波爱心人士。通过宁波市委组织部派往兴义挂职干部的牵线搭桥,我们与去年有过公益合作的余姚团市委再次联手。

    余姚团市委原计划在七月份安排爱心义卖活动,经过讨论,将活动提前到六一前。短短几天,就完成了款式、尺码对接,找制衣厂赶制,然后寄出。而且,还特意为孩子准备了两套衣服,以方便换洗。几天前,斯林小学校长发来信息,说衣服已经收到,孩子们很快就可以穿上新校服过节。

    “夏天到了,我觉得黔西南的孩子们需要这些衣服。”本月初,鄞州区姜山镇姜山社区曙升花苑小区居民郁一红与本报记者联系,想把一批衣服捐赠给黔西南州的孩子们。“这批T恤共有870件,分大中小三个型号,都是统一款式,男生、女生都可以穿。”郁一红说,自己平时喜欢看新闻,看到贫困地区的孩子生活条件艰苦,就想要帮助他们。

    原来,郁一红曾经营一家衣服加工厂。在一次批量生产中,工厂多生产了800多件T恤。近期,加工厂停止服装生产。其间,曾有商家找到郁一红,提出购买这批多生产的衣服,但被她婉拒了,“我要把这些衣服送给贫困山区的孩子们。”

    经联系,该批衣服捐赠给贞丰县沙坪中学。学校共有757名学生,其中467人来自建档立卡贫困户家庭。由于寄件较大,而且到贞丰县山区邮路不畅,本次快递的费用较高,由姜山镇慈善分会和志愿者协会承担。前几天,沙坪镇党委副书记来电告知衣服已经送达,并分发完成。

    在国家级深度贫困县望谟县,贫困留守儿童数量更多。六一儿童节来临之际,宁波市东西部扶贫协作望谟工作组为当地643名贫困学生和特殊学校的18名教师送去了节日祝福,礼物价值20余万元。考虑到特殊学校老师比较辛苦,还专门给老师们准备了节日礼物。

    “为让贫困地区的孩子享受更多的关怀和快乐,这次六一儿童节送温暖活动,改变以往统一送钱或者礼物的做法,在一个月前,工作组就委托团县委到相关学校收集同学们的微心愿,了解他们在节日期间最想得到的礼物,然后按照不同的需求精心挑选。”担任望谟县委常委、副县长的挂职干部罗剑光说。

    此前,正正电商董事长姚正正从罗剑光处了解到,望谟县特殊教育学校的孩子无法与普通孩子一起学习、玩耍,他决定参与到公益行动中来。详细了解学校和孩子们的需求后,5月23日,公司代表前往学校给孩子们实现微小的六一愿望。在姚正正看来,精心挑选的衣服、鞋子,带去的不仅是问候,更是健康快乐、自立坚强的期望和祝福。

    营养晚餐、儿科门诊 为成长成才撑起爱心伞

    今年11岁的小芳芳是黔西南州兴仁县下山镇大石小学5年级的学生,家里除了患癫痫的爸爸,还有一个60多岁的奶奶。由于不堪家庭重负,小芳芳的妈妈前几年离家出走后就再也没有回来。

    像小芳芳这样的“事实孤儿”,在黔西南州并不少见。另外,由于劳动力多数在外务工,这里有40%左右的孩子是留守儿童。“这些没有家长照顾的孩子,最简单的一日三餐都让人操心。”在兴仁县挂职县委常委、副县长的林体告诉记者,当地的家庭只在每年过年时杀一头猪,肉要吃上一年,平日里少有机会吃荤食。“家里条件稍好一些的,会为孩子咬牙省下800元一学期的餐费,让他们在学校吃饭,而那些家里条件不好的孩子,每天晚上只能在家做一个菜,甚至靠腌菜打发一顿晚饭。”

    去年,宁波团市委、市慈善总会、宁波黔西南州帮扶工作队以及本报联合发起了“牵手·共健康”营养晚餐计划。该项目计划从今年开始到2020年,每年为黔西南州1300名的贫困家庭孩子提供营养晚餐,资助费用为每人每年1500元,持续3年。1500元,对于宁波的孩子来说,也就是一两个月的伙食费,但对兴仁和其他黔西南州贫困家庭的孩子来说,那意味着他们能吃上整整一学年的营养晚餐。

    去年,徐钺随余姚卫计系统帮扶团队前往望谟县人民医院儿科驻点帮扶。根据望谟县人民医院儿科科室发展的现状,徐钺在帮扶工作中主要开展了三块内容:门诊工作、病房工作,教学工作,同时参加危重患儿特别是新生儿呼吸衰竭病人的呼吸机辅助通气的具体技术指导等。

    作为儿科医生,徐钺对孩子的关爱发自内心。望谟空气质量不佳,喘息病人较多,为方便患儿,他帮助成立了儿童雾化中心服务望谟儿童。挂职半年之后,徐钺医生的新生儿、儿科分科建议得到望谟县人民医院院领导的大力支持,经研究讨论,决定对儿科进行分科,成立新生儿科。“这是一个振奋人心的好消息,对望谟县人民医院儿科的发展具有里程碑的意义,能参与其中我感到无比激动。”徐钺说。

    一次社团活动 给孩子们提供一个舞台

    晴隆县是黔西南州的深度贫困县,父母大都外出务工,留守儿童居多。这是晴隆县第一小学挂职副校长王鑫根早就了解的。然而,开学初一次偶然的机会,让他深感痛心,让他真的很想为这些留守儿童做点什么。

    那天,王鑫根走出学校已是华灯初上,他一抬头就看到学校门口的小巷子里三五成群的孩子并没有按时回家,而是落寞地坐在人家屋檐下聊着天。王鑫根上前询问后得知,这些小家伙都是留守儿童,即使回到家也是孤零零一个人。所以他们更愿意相互取暖,在学校附近逗留到天黑回家。

    “这样多不安全啊,以后放学了一定要赶紧回家!”王老师一边心疼地叮嘱孩子们,一边想着能为这些留守孩子做些什么。当天晚上,他打电话给宁海的教育专家讨教,“能不能也像宁海那样,试着在晴隆开展社团活动。既给这些留守儿童提供一个舞台,又为这些家庭提供一个托管的机会,让这些孩子的父母安心地外出打工?”专家的话让王鑫根眼前一亮。这样一来,不但可以丰富这些孩子的精神文化生活,也促进了他们个性特长的充分发展。

    第二天,当他把自己的想法跟老师们商量后,有赞同的,但更多是反对的:学校师资力量有限,社团活动的指导老师从哪里来,劳动报酬又该怎么计算,这样会影响学生成绩吗,会有学生来报名吗?这些问题得不到解决,开展社团活动的想法只能暂时搁浅。

    功夫不负有心人,看着天天为之愁眉不展的王校长,更多的老师开始来出谋划策,这些问题也慢慢得到了解决。校长田俊表示,劳动报酬由学校想办法解决。师资力量不足,学校的李丹老师主动联系了校外培训机构的教师,说动他们义务来学校上课。

    就这样,《晴隆县第一小学社团活动方案》在一次次激烈的讨论中诞生了。开设课程有舞蹈、跆拳道、茶艺、美术、书法……报名的学生出乎意料的多!除了留守儿童,很多父母在家的孩子也来“蹭”这个提升自身素质的机会,学校里有特长的老师也纷纷加入进来。每天放学后,晴隆县第一小学的教室里、操场上不再是冷冷清清的了,而是精彩纷呈。

    随着六一节的脚步越来越近,晴隆县第一小学的第二届六一文化艺术节即将开幕。老师和孩子们每天辛苦排练,学校老师和领导们都看在眼里。他们纷纷表示,这些留守儿童的社团活动节目,完全可以搬上舞台,给他们一个展示的机会!“孩子们,但愿你们喜欢我送的这个六一节礼物!”看着台下挥汗如雨训练的孩子们,王鑫根欣慰地笑了。

    一堂新课 打开探索未知世界之门

    “今天,安龙县栖凤一小天文兴趣小组正式成立并开课啦!孩子们从来没有上过天文课,也没有真正观测过星空。天文课是怎么样的,星空又是怎么样的?对他们来说是一片空白。学校也没有任何观测设备,我只有从宁波带来的一支指星笔和一个双筒望远镜,捧着我的一颗热心,凭借我这几年天文教学和观测的经验,开启了他们的天文之旅。”

    这是慈溪市前往安龙县挂职的俞利平老师在扶贫日记中写下的文字,从开课到一次次的学习、观测,以及孩子们身上发生的变化,她都细心记录。经过一个多月的天文学习和观测,她发现这些孩子发生了许多变化。

    首先,遇到问题会思考了。记得刚开始,请孩子们填一份调查表,想了解他们对天文方面的初步认知以及学习的兴趣点所在,绝大部分孩子没有问题,更别提自己的学习兴趣点了。后来,每一次观测,或是课间,都会有学生提问。这些问题有的是观测中产生的,有些是课外看书时不明白的,有些是其他途径了解的信息。在问题交流中,孩子们也会将自己了解的信息与同伴分享。

    其次,孩子们的观测能力、记录描述能力也大大提高。孩子们的学习兴趣浓厚,不仅在兴趣课上积极主动,课后也会阅读有关天文方面的书籍,产生问题及时找老师沟通。在这段时间的交流过程中,孩子们的交流能力也有所提升。

    俞利平说,在安龙挂职的蒋建峰副县长对这项工作非常关心,给予了大力支持,在安龙挂职的干部抽出有限的办公经费购买天文器材,为孩子们打开“天窗”,在孩子们心中播撒下一颗颗“天文的种子”。

    通过互联网,更多的智慧课堂正从东海之滨传向西南山区。3月20日11时半,黔西南州凤凰中学高二5班的学生拿着导学案和学习用品走进了电脑教室。他们点击电脑界面登录,出现在面前的是慈溪市杨贤江中学优秀的青年语文教师——陈群玲。执教高中语文多年的陈群玲老师,在教材教法方面颇有研究。她多次在各级各类评比中获奖,去年在慈溪市高中语文教学能力评比中荣获一等奖。

    据介绍,空中课堂优点颇多,它突破空间限制,直播教师的视频、语音、课件和板书;互动交流强大,电子举手、语音问答、文字回答、学生视频、实时课堂测验、网页协同浏览;自动录制成课件,可反复观摩学习。据悉,这样的空中课堂,会持续输送给山区孩子,给他们带去优质教育资源。(宁波日报)

相关报道:

稿源:宁波文明网 编辑:周 松
 
宁波市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办公室主办
宁波文明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第030140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号 1012010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