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明网总站  |   首页    |  头条    |   文明聚焦  |  新时代文明实践   |  文明创建   |  道德典型  |  志愿服务  |   未成年人  | 
    图解文明城市   |   专题·活动   |  县市区传真   |   我们的节日  |   工作提示   |   宁波市公益广告库   |  
您当前所在位置:宁波文明网 > 头条

“近”享烟火气,宁波花心思“造圈”

来源:宁波文明网 发表时间:2024-03-21 字体 [][打印][关闭]
更多 0

  以社区为“圆心”,步行15分钟为“半径”,画一个便民生活圈。连日来,记者在宁波城区几个具有典型性、代表性的优质“生活圈”进行City walk,来看看它们如何“圈”出宁波人的美好生活。

  今年,宁波“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将突破80个 

  春天的早晨,鄞州区东湖花园社区,人声渐响,社区居民石大伯也准备出门开始一天的活动。下楼步行3分钟到社区里的器材锻炼区做会儿运动;锻炼结束后,石大伯步行7分钟左右来到小区西门口的东湖悦邻汇邻里中心,采购蔬菜和肉制品。回家路上,石大伯顺便到社区菜鸟驿站帮老伴取走了刚到的快递。

  

  东湖悦邻汇菜场。 

  “从家里步行到邻里中心,中间不耽搁的话10分钟都不到,我每天都到这里买菜,菜品种多,新鲜,价格也实在。这里还有剪发、缝补、修鞋、修伞和磨刀具这些小修小补的便民服务,很方便,而且是免费的。”

  

  东湖悦邻汇便民活动现场。 

  “一刻钟”,不仅代表时间尺度,更是城市生活便利与否、品质高低的标尺。

  这些年,宁波积极搭建服务网络,从修拉链、配钥匙,到早餐店、理发店,再到老年照护、幼儿托管、家电维修……一步步做“加法”,形成了布局合理、业态丰富、智慧便捷的服务生态。“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在畅通城市经济微循环的同时,也提升了居民生活品质,带来实实在在的便利。

  作为全国首批城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试点地区之一,这些年宁波通过扩大供给、智慧赋能等手段,大幅提高便民生活圈服务便利化、标准化和智慧化水平。

  2024年1月,浙江首批省级“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设试点地区名单发布,全省16个地区入选,其中宁波入选2个,分别是江北区与鄞州区。

  记者从宁波商务局获悉,2024年,宁波计划新建19个“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并按照标准改造升级10个邻里中心,商贸便民服务圈。到2024年底,宁波“一刻钟便民生活圈”数量将突破80个,覆盖所有区(县、市)。

  因地制宜“造圈”,让“一刻钟生活”更贴心 

  打造好“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关键要因地制宜,结合区域的特点以及优势,围绕居民需求做文章,让“一刻钟生活”更贴心。

  “既要有符合老年居民情怀的老店,又要有满足年轻家庭需求的业态。”说起这些年打造“一刻钟便民生活圈”的心得体会,东湖悦邻汇有关负责人程国平深有感触。

  东湖悦邻汇经营面积1.7万平方米,辐射人口约4.8万人,辐射范围内有东湖花园、金磐、格拉美西、东城水岸和春园小区等,不仅社区成熟度高,居民也覆盖了全龄层。

  “因此,东湖悦邻汇定位为服务周边社区居民的精品型邻里中心。不仅引入了万雄烧鹅、盛兴烧鹅面等老店,还引入了黑石搏击、蔡蔡普拉提、嗨宝星球、稻泽美学社等商业服务设施,满足年轻家庭消费需求。标配了菜场、经济型酒店、居家服务等衣食住行相关业态,还设置有直播空间、悦邻学堂、悦邻驿站、悦邻公益、悦购商城(线上)等社区服务性场景,提供便利性服务。”程国平告诉记者,目前悦邻汇在周边居民生活中的“存在感”很强,日均客流量超过3000人次。

  

  东湖悦邻汇黑石搏击吸引众多居民。 

  在城市的另一侧,天水广场“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在周边居民的日常生活中,也成了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烟火气”。

  在位于天水广场二层的便民服务点,老宁波刘师傅正在补鞋机前修补一双女式冬靴。“不只有修鞋,小家电修理10元起、缝补衣物5元起、小五金修理5元起、修伞2元起、修鞋5元起、磨剪刀磨刀6元起,这些服务我们都能提供,后续也会新增服务项目。”天水广场“一刻钟便民生活圈”有关负责人程洪英说。

  程洪英告诉记者:“天合社区覆盖天合家园一二期、水尚阑珊、长岛花园四个社区,老年人占比达到23%,并有持续升高趋势。因此我们尤为重视平价便民服务的提供,如规范有序发展集修鞋、配钥匙等小修小补于一体的社区工坊,明码标价,提供平价维修服务;与随意大食堂合作发展社区食堂,建立老年人助餐服务网络等;每月固定15日开展便民服务活动,包括理发、磨刀、义诊、艾灸推拿、伤膏试贴等。”

  对此,宁波市商务局流通发展处有关负责人杨辉认为,“一键下单”固然方便,但总有一些服务需要面对面进行。买个针头线脑、配个五金零件,被称为低频刚性需求,不是每天都用,消费也不高,一旦缺位却颇为麻烦。特别是社区的老人,线上生活经验不足,小修小补诉求更多,能否在“一刻钟”路程内获得相应服务,往往成为影响其幸福感和获得感的重要因素。

  科技赋能让“生活圈”更智慧 

  值得一提的是,随着全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的进一步普及,“生活圈”也开始迭代升级到2.0版本,越来越“聪明”。

  走进东湖悦邻汇的“智慧菜市”,地面干净整洁,摊位整齐划一,货品摆放有序。记者了解到,这里不仅购菜环境舒适干净,而且支持全场景智慧支付方式,配备管理系统软件、菜品图像识别系统、智慧追溯秤、监控系统、信息发布系统等各种智能化管理系统。

  “数字化社区综合服务信息系统”开通了消费积分兑换,买菜、购物等使用微信或支付宝支付即能进行积分和相应的累积兑换。“积分很实用,既可以兑换悦邻汇的停车券、便民服务券,也可以兑换绿姿、来伊份等商户的优惠券。”住在东湖花园二期的居民范女士对此频频点赞。

  

  天水广场“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则以居民需求为出发点,考虑到社区居民对早餐店需求量大,打造“互联网+早餐服务”为主体,构建多层次的早餐供应体系,增加网点密度,丰富早餐品种,保障居民“吃得好”。支持天水菜场(菜店)标准化、智慧化改造,拓展服务业态。

  便民生活圈,有“圈”只是开始 

  城市生活,既需要整洁优美的生活环境,也离不开便捷高效的生活服务,“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圈”住的是居民需求,织密的是服务网络,提升的是生活幸福感。

  对此,宁波市社科院经济研究所所长吴伟强认为:“便民生活圈建设与城市化、城镇化进程是有关联性的,当城市化率超过7成,城市进入更新发展阶段。从满足人民美好生活为导向的角度看,建设便民生活圈也是城市更新的一部分。”

  随着社会发展进步,如今的便民圈并非只要“圈”了即可,还必须统筹思考,令其与城市更新同频共振。

  怎么才能让空间布局更加优化,与基层社会治理更好配合,让业态实现有机组合?

  不同的社区情况各异,历史文化积淀、小区老旧程度、居民年龄层次等,都决定了各个便民服务圈呈现形态和供给内容有所不同。

  主动对接并挖掘居民需求,坚持“缺什么、补什么”,提供多层次个性化商品和服务,就是在畅通城市经济“微循环”,丰富城市商业的多种样态。

  “便民生活圈的建设过程中,还应考虑老龄化结构,要汇聚周边居民的主要需求,依靠市场化的机制,来增加供给,对于助老惠幼的项目,要在政策支持范围内,给予最大支持,提升供给的质量。”吴伟强说。(甬派新闻客户端)

相关报道:

稿源:宁波文明网 编辑:陆 雅倩
 
宁波市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办公室主办
宁波文明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第030140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号 1012010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