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9日晚,走进奉化西圃村,远远便听到小小艺术家们欢快的声音。“我想把她涂成彩虹色,彩虹有所有的颜色,我觉得这样很漂亮。”“我想涂成紫色,因为紫色和我最喜欢的葡萄一个颜色。”
原来,这是中国人民大学“小裤脚教授”团队创办的“放学后设计”美育课堂,该课堂于2023年3月“开课”,至今已举办了十余次,课程类型涵盖自然美育、手工制作、传统习俗、美学体验等,目前已开展绘画、拓染、缝纫、剪纸、合唱等多种实践课程。课堂通过美育的桥梁引导孩子们在乡村中发现美、体验美、创造美,培养儿童的艺术美感,提高他们的表现欲、探知欲等,让乡村儿童成为乡村振兴主体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乡村振兴注入新的活力与创意。
“在乡村的孩子,可能比城市孩子缺乏创作体验的渠道,但拥有更多和自然亲密接触的机会。所以我们面向村里的小朋友,开展了‘放学后设计’美育课堂,希望通过‘认识乡村’和‘艺术创作’方面的内容,带领孩子们走进家乡,探索家乡,激发他们的表达兴趣和创作灵感。”中国人民大学“小裤脚教授”团队驻村设计师戴宇翔告诉记者。
截至目前,“小裤脚”团队已开办“学习非遗传承” “体验艺术扎染” “参与绘制”“制作乡村花牌”等多项体验内容,带领孩子们走进真实鲜活的村庄,抚摸古老的石壁和苍虬的枝干,激发孩子们的感受力和表达欲,同时鼓励孩子们就地取材、动手实践,激发他们的表达的兴趣和创作灵感,鼓励孩子们自由表达,肆意创作。“让他们找到自己想说的话,比学会一项技能重要得多。”中国人民大学“小裤脚教授”团队驻村设计师史馨说道。
“放学后设计”美育课堂带给孩子们的喜悦和改变是巨大的,一些孩子渐渐从课堂发现自我,找到自信,眼里有了光。“我们家长都觉得村里有这个课堂挺好的,我们自己很忙,小孩子每天晚上能过来也很开心。”西圃村村民范方方告诉记者。
从2022年驻点西圃村以来,“小裤脚”团队坚持发挥村民主体性,将村民纳入艺术振兴乡村实践中,儿童作为其中的主力军也被纳入其中,希望通过儿童由点带面影响家庭、影响村庄,最后实现整个乡村的美育效益。展望未来,中国人民大学“小裤脚教授”团队驻村设计师史馨表示:“我们将继续深化美育教育与乡村振兴的融合,让美育成为推动乡村振兴的新引擎。将举办更多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美育活动,吸引孩子和家庭参与,共同描绘乡村振兴的美好未来。”(掌上奉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