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明网总站  |   首页    |  头条    |   文明聚焦  |  新时代文明实践   |  文明创建   |  道德典型  |  志愿服务  |   未成年人  | 
    图解文明城市   |   专题·活动   |  县市区传真   |   我们的节日  |   工作提示   |   宁波市公益广告库   |  
您当前所在位置:宁波文明网 > 文明创建

浙江日报点赞!宁波“共享花园”遍地开花

来源:宁波文明网 发表时间:2022-10-09 字体 [][打印][关闭]
更多 0

  10月7日,《浙江日报》第3版刊发《创意点亮城市角落,记者走进宁波小区体验“共享花园”建设 花样生活,种出来》,报道了我市小区“共享花园”建设的经验做法,具体来看↓

  宁波市“共享花园”项目

  宁波“共享花园”通过微创意、微改造,由居民自己动手,把小区卫生死角、“城市伤疤”变成共建共享的花园,以此提升小区环境、增进邻里关系、促进社区治理。

  在打造“共享花园”过程中,一方面,由社区党组织牵头,相关部门提供技术支持,发动社区能人、文创团队、高校师生、辖区单位等参与众筹、设计、改造,以共建促共享;另一方面,汇聚文创团队、居民群众的奇思妙想,深入挖掘街巷、小区的历史文化,因地制宜、就地取材,以微创意促进微改造,以小投入来实现大变化。

  “秋风起,花儿该施肥长长膘,我们也要出汗减减膘——‘种家园’明日打卡事项:整地播新种,施肥剪老枝!”

  10月2日晚8时许,一条留言让“春晓花语”微信群再度热闹起来,群里都是宁波市鄞州区潘火街道雅苑社区江南春晓小区居民,他们报名的报名,出主意的出主意,手机叮叮咚咚响个不停。“国庆假期,这个群才稍稍‘安分’一两天,马上又‘憋不住’了!”在群里“潜水”的我们笑了。

  5个月前,江南春晓小区居民自发在脏乱差的闲置空地上“造”花园,播种施肥,自己动手,一草一木,“众筹”而来,居民笑着称这是“种”家园。

  他们即将“种”下的,是鄞州区第42个“共享花园”。近年来,一场“创意点亮城市角落”行动在宁波全市老旧小区、背街小巷悄然进行,甬城百姓不约而同以各种方式“种”下“共享花园”。与其说这些创意扮靓城市的“面子”,倒不如说,他们做实了一座城市文明的“底子”。不久前,宁波“共享花园”项目入选我省首批“浙江有礼”省域文明新实践为民办实事项目。

  “报名!”打下这几字,我们嘴角再度上扬。

  陈婆渡社区“共享花园”

  认识的不认识的,都拉进来一起干

  第二天一早,我们如约来到江南春晓小区,老远就听到“春晓花语”老群主沈甬民的“大嗓门”:“格桑花长得太慢了,是不是营养不够,加点肥,催一催……”

  沈甬民用袖口抹了一把额头上的汗珠,一抬头,看见我们杵在那里,便捞起修剪刀,塞过来。

  “共享嘛,就是认识的不认识的,都可以拉进来一起干!”沈甬民一脸认真地解释道。就这样,连路过的或看热闹的人也被他拽进来好几个,干活的队伍很快壮大。这是我们第一次真实触摸到“共享式”园艺的日常——琐碎、辛苦,却又热气腾腾。

  秋天的日头,余威犹在,晒在身上,翻滚起一股热流。我们歪歪扭扭地拉着“园艺车”爬了个小坡,把肥料和水管等工具送到花园,一小铲一小铲地给花草施了肥,又跑去接上水管给木道上的花浇水……干了不到一会儿,整个人汗淋淋的。

  眼前,这块高出地面半层楼、200平方米的大平台,在大家的汗水中一点点变样,崭新的木道已铺上,中间搭起了大拱门,拱门上攀附着爬墙植物,植物才爬上去短短一小截,一看是新鲜种上的,平台四面环绕着灌木,裸露的泥土里刚栽上新花种,花园雏形可见。

  可5个月前,我们初见它时,是另一番景象。江南春晓是个有20年历史的老小区,当时,居民抱怨最多的就是这“破破烂烂、垃圾堆满、杂草丛生”的车库顶。沈甬民住在毗邻车库顶的那幢楼房,“每天抬头不见低头见,怪难受的!”于是,他便跟几个爱花种花的居民商量,归整归整土地,种上花草,让它变美。

  我们也是从那时开始关注“春晓花语”,这原本只是他们小区不到70人的种花群。沈甬民也没有想到,这点子一下子点燃了整个小区的种花激情,“春晓花语”群友数量蹭蹭往上涨,很快就接近200人。

  “有人捐款,有人搬来家里的盆栽,还有出力、出技术安装拱门……”沈甬民说,每次需要劳动力,他在群里一喊话,大家保准来!他指指刚才我们拉上来的“园艺车”说,这“宝贝”也是群友送来的,“送来时,说是家里闲置,其实我一眼就看到崭新的标签,明显是特意买的!”另外,即将挂在花箱上的LOGO牌,也是小区居民自己设计的。

  “你看,再过几个月,这拱门上的8棵藤本月季应该就能长到拱顶了,那时花园更美。”看着即将完工的“共享花园”,大家的笑容愈加灿烂。

  在宁波,一些车库顶、老旧小区屋顶、垃圾死角等等,都开始了一场美丽蜕变。目前,“共享花园”在甬城遍地开花,仅鄞州区就已有42个“共享花园”。

记者在“共享花园”修剪花枝

  扩大花园的“朋友圈”

  在鄞州区福明街道碧城社区,也有这样一群想要“种”家园的居民,其中一位召集人叫叶明忠。

  “我自己捣鼓的废旧轮胎,舍不得扔,能不能保留?”第一次见叶明忠,没等我们开口,问题就抛了过来,他误把我们当成了小区为“共享花园”请来的“帮手”了。

  当天,叶明忠口中的“帮手”——宁波理工学院益立方公益学院副院长袁彦鹏老师及设计学院10余名学生所组成的团队,要进行第一次实地走访测量,我们也“将错就错”,成为这支队伍的“编外人员”。

  碧城社区交付已有10多年,时间一长,有的绿化带损毁了,有的废弃了,小区便有了星星点点的荒地。叶明忠带我们径直来到小区16幢楼,楼前是一条100多米长、2米宽的长条形花园,显得有些杂乱无章。“这还是我们自己捣鼓过的,原本都快变成垃圾堆了!”叶明忠边说边比划。花岗石是新砌的,两边放着的花盆高高低低,是各家“共享”来的……“总觉得花园还差点意思,大伙一合计,得请人再设计提升一下。”

  于是,碧城社区发出了一纸“征集令”,引来袁老师所在的公益学院——益立方,也引来了我们。

  论设计,袁老师的团队都是老手。“可这个设计很特别,很有挑战!”团队设计师程昕雨同学连用了两个“很”来描述这个新任务。

  这确实不简单!在我们眼中,“共享花园”并非简单地点亮城市角落,更重要的意义在于全民参与、共建共享。像碧城社区居民自发打理花园,一个月“长”出几十盆花草,说明居民参与意识很强,怎样进一步把他们的热情用起来,激活花园设计灵感?

  “居民原本的那些花花草草,他们宝贝着呢,完全可以成为‘外来设计’和居民之间建立链接的最好纽带!”我们开始积极出谋划策。外来力量加入“共享花园”打造,在某种程度上,扩大了共享的“朋友圈”,我们很期待这能带来新的惊喜!

  很快,袁老师团队交出了第一稿设计图:在小区5个点位上植入花园概念,百米花园则拆分成两段,利用原来的石墩设计了小径,小区东门、南门等还布局了花架,不仅挖足了小区空间潜能,而且非常时尚……“用的都是居民本来的植物,可是摆放位置一调,颜色、高度一归整,立体感、层次感就出来了!”看到设计图,我们不禁感慨道。

  生长于社区,却又跳出社区,如今在宁波,很多小区的“共享花园”或有设计机构助力,或有高校团队加持,还有中小学的热心参与,在更广泛的范围内实现共建共享。

居民们在“共享花园”一起学习

  20多件社区事,都是花园里议出来的

  就在碧城社区紧锣密鼓地探路“共享花园”的更大可能时,鄞州区首南街道陈婆渡小区最后一个“共享花园”正式收尾。

  至此,陈婆渡这个建成18年的拆迁安置小区里,已打造了9个“共享花园”,总面积达1400平方米,是鄞州“共享花园”最多的小区,角角落落焕然一新。这么多的花园,如何发掘提升小区颜值以外的功能,是摆在陈婆渡小区面前的新问题,也是匆匆至此的我们所好奇的。

  “拿到‘花园议事厅’里议一议吧!”一旁,居民杨维荣提议道。

  说话间,几个闲聊的居民便引着我们往小区北侧走,在23幢楼下,我们看到一片依着楼房而生的小花园,正中间一棵大树下,放置了一圈石桌石凳,好几个居民已坐在那里,你一句我一句地聊开了。在他们的聊天中,我们梳理出了关键信息:这里,其实是小区的第二个“共享花园”,四季花开,居民们喜欢到花园坐一坐,喝喝茶,聊聊天,评评小区里的公共事务,花园渐渐发展成了社区共商共议的平台,鼓励居民集思广益,参与社区自治。

  “小区花园多,花多,利用起来,做干花文创如何?”陈婆渡社区党总支书记章慧玲还没坐下,就抛出一个议题。

  “不行不行,花都摘了,我们看啥呀?花我可看不够!”74岁的谢雪飞脱口而出,引得大伙哈哈大笑,他可是这个2号花园的“主理人”,爱花惜花出了名,他赶紧提出新想法,“这里是‘花园议事厅’,另外的花园也可以搞花园书房、花园棋馆,9个花园串成线!”

  “这个主意好!还可以给每个花园设计一个标识!”我们兴奋地点赞,说话间,心中正感叹:花园里议事,放松又贴近,偶尔还有路过的居民停下脚步,大大方方插几句话,非常开放。

  “没事,爱怎么说咋说,这里很开放,谁都能说事!”杨维荣自豪地跟我说道,他们小区里垃圾分类、外墙粉刷、道路“白改黑”、设立健身点等等,各类事关居民生活的20余件大小事,都是这样在“共享花园”里议出来的。

  的确,小小花园大世界,在宁波,除了议事厅,“共享花园”还延伸出了小课堂、音乐角、图书馆等多种功能,居民也不仅是“花匠”,还是社区的平安宣传员、邻里互助员和文明劝导员等。(浙江日报)

相关报道:

稿源:宁波文明网 编辑:张 理趣
 
宁波市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办公室主办
宁波文明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第030140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号 1012010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