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明网总站  |   首页    |  头条    |   文明聚焦  |  新时代文明实践   |  文明创建   |  道德典型  |  志愿服务  |   未成年人  | 
    图解文明城市   |   专题·活动   |  县市区传真   |   我们的节日  |   工作提示   |   宁波市公益广告库   |  
您当前所在位置:宁波文明网 > 我们的节日

端午习俗,宁波人端午很讲究,老底子习俗你知道多少?

来源:宁波文明网 发表时间:2021-06-11 字体 [][打印][关闭]
更多 0

  谚语说道:“五月端午晴,烂草刮地塍。五月端午落,燥谷燥草好进屋”;“端午有雨是丰年,芒种闻雷亦美然”;“若要芋艿大,端午要削过”。

插艾草挂菖蒲

  老宁波过端午,有粽子、香袋、雄黄酒的浓浓香味,也有菖蒲、艾草带来的田野清香,还有佩香袋、系长寿绳、画额、挂钟馗像、龙舟竞渡等辟邪纳福、攘毒防疫的忙碌。

  随着时间的推移,有些习俗早已淡化,有些习俗则绵延至今。

  据传宁波人端午插艾叶挂菖蒲跟唐代明州刺史黄晟有关。在1100多年前的一个端午节,黄晟持剑大战蛰伏于明州三江交汇处的蛟龙,为民除害。蛟龙死了,黄晟也死在江中。百姓为了纪念他,每到端午,就以菖蒲做剑,将菖蒲根雕成黄晟模样,挂在门前,祈求庇护。

  宁波三江口“江厦街”的地名,就是源于宋太祖封黄晟的谥号“江厦侯”,甬城百姓为纪念建造明州罗城的刺史黄晟,将甬城最繁华的街道命名为“江厦街”。

白糖搵粽子

  平日早餐店、便利店都有粽子的身影,它似乎已经不再是端午节的专利了。但是,裹粽子、吃粽子、互赠粽子一直是宁波最有代表性的端午习俗。

  宁波民谣《十二月节气歌》中有“五月白糖揾粽子,六月桥头摇扇子”,还有“酒入雄黄粽子香,要尝味道到端阳”的说法。

  宁波人包的粽子与别处不同,宁波箬壳粽用的是老黄箬壳(毛竹壳)或用青竹壳,包扎成棱角分明的四角枕头形。自带豹纹的碱水粽是一众五花八门的粽子口味中最受宁波人喜爱的。清清的竹叶香混合淡淡的糯米香,蘸上少许白糖,吃起来又糯又稠。

  过去宁波有关端午吃粽子的“绕口令”是这样唱的:

  “一只粽子四只角,解缚(音“婆”)脱壳,抲筷割角,白糖一沰(音“笃”),直哒咽落;两只粽子八只角,解缚脱壳,抲筷割角,白糖一沰,直哒咽落;三只粽子十二只角……”

  虽说是计数的童谣,却道出了宁波粽子滑溜爽口的特点。

食五黄六白

  宁波老话“忙做忙,勿要忘记五月黄”,以前端午,宁波人作兴吃 “五黄六白”。如今在宁海、余姚及宁波市区,不少家庭仍保留着吃“五黄六白”的食俗。

  “五黄”指黄瓜、黄鱼、黄鳝、黄蛤、黄梅。各地稍异,水乡吃黄鳝,海滨吃黄蛤,山区吃黄梅,有的用黄泥蛋(咸鸭蛋)、黄豆瓣、枇杷(皮黄色)等替代,因地制宜,反正是五样“黄”字头食物即可。“六白”指豆腐、茭白、小白菜、白条鱼、白斩鸡、白切肉(或白酒、白蒜头等),民间认为,吃“五黄六白”能辟邪解毒。

  宁波民谚有“五月五,买条黄鱼过端午”之说,在宁波人的心目中,千鱼万鱼的滋味都比不上金灿灿的黄鱼。端午的黄鱼个头肥大,不论清炖、红烧、油拖、做羹,味道都鲜美无比。咸齑大汤黄鱼、苔菜拖黄鱼、糖醋黄鱼,都是宁波人的家常菜。

龙舟竞渡

  作为龙舟竞渡发祥地之一,赛龙舟的习俗一直风行。《鄞县通志·文献志》中记载了旧时鄞西集士港赛龙舟时万人空巷,观者如堵的盛况。

  只是如今过去那种“鼓吹通宵闹画船”的盛况已难以寻觅了。(宁波生活)

相关报道:

稿源:宁波文明网 编辑:薛 莹
 
宁波市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办公室主办
宁波文明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第030140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号 1012010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