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明网总站  |   首页    |  头条    |   文明聚焦  |  新时代文明实践   |  文明创建   |  道德典型  |  志愿服务  |   未成年人  |  电子杂志
    图解文明城市   |   专题·活动   |  县市区传真   |   我们的节日  |   工作提示   |   宁波市公益广告库   |  
您当前所在位置:宁波文明网 > 文明聚焦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宁波开启美丽乡村建设新征程

来源:宁波文明网 发表时间:2017-11-21 字体 [][打印][关闭]
更多 0

湾底西江古村。

  梅山村的民宿。

  小路下村文化礼堂。

  夏叶村村民在“说事”。

  河头村。

  余姚杮林村秋色。

  十九大报告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将激发美丽乡村发展新活力,开启美丽乡村建设新征程。近年来,宁波市坚持城乡融合、城乡一体发展理念,统筹协调,分类指导,全面实施农村品质提升行动,美丽乡村建设不断向高水平全域化迈进,为新时代美丽宁波建设打下良好基础。

  我市通过深化农业农村改革,推进一二三产融合发展,构建现代化农业产业体系,拓展农村发展边界,推进“美丽资源”向“美丽经济”转化,培育壮大休闲旅游、民宿经济等新产业新业态,使“农业强起来、农村美起来、农民富起来”。

  我市乡村擦亮底色、扮靓村容、提升气质,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和生活垃圾分类处理,建设生态宜居新家园。全市累计启动培育中心村119个、美丽宜居示范村102个,启动培育美丽乡村示范村89个、示范乡镇30个、风景线30条,建设“点线面片”结合的美丽乡村大景区、大花园。

  我市不断推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婚丧新风助推移风易俗,家风家训传承乡村文化,涵育淳朴文明的良好乡风。目前,全市已打造环境洁美、生态优美、生活甜美、乡风和美的文明示范线23条、示范村187个,1000座文化礼堂成为农民的精神家园。

  美丽乡村,美在山水、美在人文,更美在治理、美在制度。我市不断完善农村基层治理体系,“红色党建”引领“绿色发展”,治理品质不断提升,法治理念持续增强,“民主法治示范村”等创新经验在全国得到推广,“村民说事”“村级权力清单三十六条”等做法得到肯定。

  农民收入不断增长,2016年全市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8572元,城乡居民收入比缩小到1.80:1。城乡低保、养老、医疗衔接并轨,公共服务不断向广大农村延伸,累计建设农村社区服务中心2203个,方便了农村居民。

  市农办负责人表示,将按照十九大报告所指引的道路方向,牢牢把握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新坐标、新特征、新要求,把美丽乡村建设作为乡村振兴的总抓手,以城乡融合的理念、转化促进的路径、统筹协调的体制、分类创建的方法,加快打造美丽乡村升级版,走出一条美丽乡村托起农村繁荣振兴的新路子。

  近日,笔者走进鄞州、宁海、余姚、象山、北仑等地,探究我市广大乡村打造美丽乡村升级版的实践和路径。

  鄞州湾底

  产村融合书写“乡村传奇”

  “树绕村庄,水满陂塘。小园几许,收尽春光。”鄞州区湾底村的天宫庄园,季季有果,月月有花,是市民经常光顾的乡村景点。

  2016年,湾底村工贸、旅游两大“支柱”携手并进,全村生产工业产品超过100种,实现销售收入3.6亿元;西江古村、植物园、天宫庄园等接待游客超过50万人次。2016年年底,全村净资产7.8亿元,村级可用资金3000万元。随着一二三产融合发展,更多资本、技术、人才等要素向湾底流动,经济活力十足。产业兴,则村庄兴。产业发展了,创造出更多的就业机会,为村民增收拓展了稳定的渠道。

  湾底村坚持走特色发展、生态发展、共同富裕的道路,主动转型,不断站上新的“风口”,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

  工业发展,先人一步,攒下丰厚家底。“当工业经济有了一定积累,以工哺农,打造集农林观光、科普教育、乡村体验和休闲娱乐为一体的‘都市里的村庄、城市中的花园’,是湾底二次发展的关键。”村党委副书记许明君说。

  小村庄有大梦想!如今,湾底将目光瞄准第三产业。投资近3亿元的蓝青小学已招收首批学生,博物馆集群、蜂巢民宿等文化产业项目正在全面建设,台湾文创园、乡村青年度假村等蓝图已绘就,一艘“文化航母”正呼之欲出。

  宁海梅山

  宜居环境变身“美丽资源”

  池塘碧波荡漾,道路清洁整齐,院落精致葱茏……这些天,走进家家有景、户户有花的宁海县梅山村,房舍门前和绿化带上的辣椒开始泛红,喜庆的场景如同村民的日子那般“红红火火”。

  几年前,梅山还是一个薄弱村,村容村貌脏乱差,露天粪缸、猪栏随处可见。打造美丽宜居家园,从整治环境卫生开始。露天粪缸及猪栏被全部拆除,家家户户的门前通上了水泥路,村民从此告别 “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的日子。随着卫生保洁、绿化养护、门前三包、垃圾分类等制度的实施,梅山逐渐蜕变成一个大花园,“村即是景,景即是村”。

  良好的生态环境,吸引了民间资本的目光。由“高远文旅”打造的“心宿无尘”民宿开业在即,乡村音乐酒吧、乡村图书馆、梅花山庄早已顾客盈门。在这里,秀美的田园风光、静美的品牌民宿、和美的乡风家风,为游客开启一段慢生活度假时光。

  梅山村第一书记胡苗平说,村庄将继续利用生态优势,通过“精品民宿、精细农业、精致生活”三个品牌的打造,加速将“美丽资源”转变为“美丽经济”。

  余姚小路下

  文明乡风浸润村庄发展

  “物质精神两手抓、口袋脑袋一起富”,这是余姚市小路下村的发展理念。

  村和万事兴!小路下将村落文化与企业文化、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有机结合,让文明乡风滋润每一个家庭。“小路下村积极打造先进文化的阵地,为经济社会发展营造良好的人文环境。”村党委副书记陈雪静说。

  村庄建造了文化礼堂、家园馆、法治文化公园、欢乐大舞台等公共设施,小型活动天天有,中型活动月月有,大型活动年年有,腰鼓队等20支文体队伍活跃在村里,群众业余文化生活极为丰富。“爱国、守法、诚信、友善、致富、孝德、优教、崇学、环保、新风”,这是小路下人争夺的“十颗星”。始于1996年的十星级文明户评选,每3年评选一次。村里对评选出的十星级文明户进行隆重表彰,形成崇尚先进、学习先进、争当先进的浓厚氛围。

  邻里和谐,爱心满村!今年是小路下村妇女爱心联谊会成立第10个年头,从40多人发展到现在的85人,累计捐爱心款100余万元。

  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干群合力开辟村庄发展新天地。2016年,全村实现社会总产值72.5亿元,村级集体经济收入720万元,村民人均收入43800元。

  象山夏叶

  “村民说事”“说”出和谐发展

  南枕蒙顶山,北眺象山港。自2009年以来,山水秀丽的象山夏叶村全面推行融说事、议事、办事、评事于一体的“村民说事”制度。通过“说事”,说出了和谐、说出了团结、说出了发展,说出了形象。夏叶村随后实施了村庄梳理式改造、文化礼堂修建、污水治理等基础设施建设,推动了村庄面貌提升,实现了经济发展与社会稳定的良性互动。

  近几年,村里以“村民说事”为平台,发动群众建言献策,凝聚干群共识,发展以“竹乡古韵”为特色的乡村旅游,村集体经济和农民收入持续稳定增长,夏叶成为团结干事和谐美、生态宜居村庄美、乡风文明精神美的“三美”示范村。

  自己的事自己做主,大家的事大家关心。夏叶村村民张大毛说,“决策之前,大事小事充分协商,达成共识,促进决策。村民对关系自身利益的事,有发言权和决定权。”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村民说事”制度,让基层民主得到加强,社会正气得到弘扬,使农村更加和谐、安定有序,是“有事要商量、村民能当家、干部善干事”的基层治理现代化的“宁波路径”。

  北仑河头

  富裕农民享受“都市生活”

  “耳闻古刹悠扬的钟声,目睹田园百花盛开的丽景,听着潺潺流淌的溪水,奏响和谐的乐曲……”北仑区河头村山明水秀,四季花香,被网友誉为“色彩最丰富”的村庄。

  河头是“中国杜鹃花之乡”柴桥花木种植的起源地,90%的村民从事花木种植、销售。去年,花木产业农合联在河头成立,“花事窗口”为花农提供技术咨询,“花农早茶”是花木经纪人交流信息的场所,“花木超市”让花农搭上电商快车,村庄花木产业再上发展新台阶。

  同时,河头积极利用秀美的风光发展旅游经济,种植蓝莓、杨梅、樱桃等水果,打造集旅游、观光、采摘于一体的生态农业园,成为3A级景区村庄。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花木经济和旅游经济的蓬勃发展,让村庄美起来、村民富起来。去年,河头村人均收入近5万元。

  如今的河头,休闲公园、阅览室、棋牌室等一应俱全,社保等33项服务可在村里一站办理。“过去要到5公里外的柴桥街道办,如今村里的社区服务让我们和城里人一样方便。”河头村党支部书记石志德说。坐拥田园风光,又可以在家门口享受城市生活,前几年抢着进城的村民,又纷纷搬回来住了。

  专家点评

  合力建设既有颜值 又有内涵的美丽乡村

  市农办副主任 王才平

  美丽乡村是实施“名城名都”战略的题中之意,是美丽宁波建设的重要内容。新时代、新趋势、新使命,美丽乡村建设的方向路径、目标任务、方法举措等发生深刻变化,如何适应这一新变化,建设既有颜值又有内涵的美丽乡村,是我们共同面对的时代考题。美丽乡村建设要“形神兼备”。既有形态之美,又有神韵之美,形态之美包括山水美、人居美、环境美,神韵美包括风俗美、人文美、记忆美、乡愁美,两者要有机融合,相得益彰。尤其要注重保护和传承乡土、乡音、乡情所形成的乡土文化。美丽乡村建设要“内外兼修”。既要“面子”,也要“里子”,既要有靓丽的外表,也要有可持续发展的能力。要依托“美丽资源”大力发展“美丽经济”,注重做强农村产业,把民宿经济、电商经济、租赁经济、股份经济等新经济、新业态做大做强。美丽乡村建设要“见物见人”。要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促进农民增收作为美丽乡村的重要任务,把人的素质提升作为美丽乡村建设的重要内容,把满足农民群众对美好生活向往作为美丽乡村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让农民群众有更多的获得感、安全感、幸福感。(宁波日报 何峰)

相关报道:

稿源:宁波文明网 编辑:薛 莹
 
宁波市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办公室主办
宁波文明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第030140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号 1012010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