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明网总站  |   首页    |  头条    |   文明聚焦  |  新时代文明实践   |  文明创建   |  道德典型  |  志愿服务  |   未成年人  |  电子杂志
    图解文明城市   |   专题·活动   |  县市区传真   |   我们的节日  |   工作提示   |   宁波市公益广告库   |  
您当前所在位置:宁波文明网 > 文明聚焦

甬城论道:文化振兴为乡村“凝心铸魂”

来源:宁波文明网 发表时间:2019-09-04 字体 [][打印][关闭]
更多 0

2019乡村文化振兴高峰论坛。(图片来源:鄞州区委宣传部)

鄞州横溪舞龙队正在表演。(图片来源:鄞州区委宣传部)

    文化振兴既是乡村振兴的质量,也是内容,也可以说是手段。乡村振兴中的文化振兴不仅可以丰富农村居民的文化生活,提高精气神,调动农民建设乡村的积极性,更重要的是能提升乡村振兴的品质和品位。日前,国内专家学者齐聚甬城,聚焦乡村振兴“文化路径”,发出乡村文化自信宣言,为宁波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供了有效的参考路径。

    乡村振兴不仅是物质生活的发达,更是精神文化的繁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文化振兴必不可少。

    9月1日,由中国小康建设研究会主办的2019乡村文化振兴高峰论坛在鄞州举行。这是一次全国性专题研讨会,来自国内科研文化研究机构、投资圈等的300余名权威学者、嘉宾齐聚甬城。专家学者围绕“弘扬优秀乡村文化,助力乡村全面振兴”这一主题,进行深入交流和探讨,共商乡村文化振兴良策,交流乡村文化建设经验,为乡村振兴战略建言献策。

    重建乡土文化 把乡愁留下来

    乡村是民族传统文化生长的家园,乡土文化是民族文化的根基,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人文精神、道德规范,都植根于乡土社会。这种追求和谐、稳定、从容的农耕文明,成就了农民丰富多彩的生产生活方式,孕育出壮阔的民族文化,有着旺盛的生命力。

    中国文化植根于乡村,但乡村正在逐渐消失。数据显示,从2000年到2010年,我国自然村平均每年减少90多万个。村庄在减少,随之消失的是乡村文化和传统乡规,如果没有办法保护乡村文化体系,后人将无法全面了解中国传统的乡村文化。

    原文化部机关党委常务副书记、纪委书记张理萌介绍,近年来,入选中国历史文化名村名镇、传统古村落名录的乡村,已经逐渐认识到乡村文化建设的重要性。“这些乡村开展相关工作,吸引更多游客,不断增强乡村综合能力,提高乡村品牌影响力,希望这些好方法能让宁波受益,由此推动乡村文化建设不断向前发展。”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综合改革司原司长、中国经济改革研究基金会理事长孔泾源有感而发:“一首《茉莉花》能成为中国文化的符号,乡村文化处处可见,关键是如何传承和发扬光大。”

    “农村文化建设的重点之一,就是农村非遗文化的传承和发展。这涉及很多问题,包括怎样把有特点的村落保存下来,把有民族特色的文化保存下来。”唐园结说。

    尹成杰也认为,加强新时代乡村文化建设任务非常艰巨。文化要振兴,要深入挖掘传承弘扬优秀的传统乡愁文化,特别是充分挖掘具有农耕特点的、民族特色的物质文化遗产,要把优秀的民间戏曲、曲艺、手工技艺、民俗活动保护传承好,并开发利用起来,要把我国农耕文化的遗产和现代农业的要素结合起来,发扬光大。

    “宁波各地兴起的村街庙会、重阳节登高是具有区域特色的传统活动,展现了对乡土传统文化的保护、传承与发展,很好地延续了乡村的优秀传统文化和乡土文化,推进了美丽乡村建设。”李春生如此表示。

    发展文化产业 让村民富起来

    乡村文化产业是乡村文化振兴的推动力量,早在2009年,国务院就印发了文化产业发展规划,提出要将文化产业培育成国民经济发展的增长点,党的十八大、十九大进一步明确文化产业要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目前,全国文化产业的增加值超过3.5万亿元,占GDP的5%左右。从浙江的实践看,文化产业已成为调整优化产业结构、推动新旧动能转换的重要力量。

    第十三届全国人大农业与农村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李春生认为,宁波处于浙江省改革开放前沿,完全有基础、有条件发展好乡村文化产业。

    “广大乡村可以推进文化产业融合发展,比如说通过发展景观农业、会展农业、有文化内涵的农业产业,延伸产业链条,丰富文化产业业态,拓展文化产业发展的空间。”李春生认为,可以依托乡村自然资源发展休闲农业、观光农业、康养农业,打造多元化文化综合体,形成一村一幅画、一乡一天地的文化产业发展的新格局。

    乡村文化建设中要融入产业理念。农民日报社党委书记、社长唐园结也认为,要用产业的理念来指导、引领乡村文化建设,在产业振兴中融入、注入文化的符号,在文化建设中要把产业理念介入进去,实现农村文化持续、健康发展。

    李春生还表示,发展文化产业,要努力培育产业发展的经营主体,应该着重培育和引导企业、支持企业做优做强,充分发挥其在文化产业中的引领作用。此外,还要注重培育创建文化产业品牌。“每个地方由于民族文化特色、乡土文化特点不同,都有诸如手工艺、民族文化、民俗文化创意等文化品牌资源,广大乡村可对这些宝贵的资源进行挖掘、经营,从而培育出文化品牌。”

    农业农村部乡村振兴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原农业部常务副部长、中国农业经济学会会长尹成杰也表示,要深入推进文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开发群众喜闻乐见、反映时代风貌、健康向上的文化产业和文化产品。

    培育发展动能 让乡村火起来

    当前,广大城乡群众对乡村文化的需求日益多元化、多层次化,因此政府要大力培育乡村文化振兴新业态、新模式、新动能,这样才能促进文化振兴,才能满足消费者对文化产品和文化产业日益增长的新需求。

    “乡村要大力推进文化产业与一、二、三产业的深度融合,统筹谋划,把文化元素融入文旅产业、大健康、养老产业中,共同为农村群众美好生活的需求提供服务。”尹成杰认为,可以通过大数据、互联网、云计算、物联网、新媒体等,提升农村文化的传播力、影响力,提高农村文化产品供给的效率和质量。此外,积极推进乡村文化建设与特色小镇、农字号小镇、商贸型小镇、产业强镇有机结合。

    尹成杰对宁波寄予厚望。他说,当前,农业农村部正重点抓产业强镇建设,2018年拿出30多亿元资金支持280多个产业强镇建设,2019年拿出40多亿元资金支持300个产业强镇的建设,如果宁波能打造一个文化产业强镇,非常有意义。

    “乡村振兴,囊括了组织、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的振兴。”中国社科院研究员陈秋霖认为,乡村振兴要解决三个问题。第一,农民如何增收,如果农民不能增收,乡村振兴就没有基础。第二,如何留住青年,留住常住农村青年,留住城里来乡村找乡愁的青年。第三,乡贤如何回归,让乡贤不再偶尔回乡探亲一两次,而是愿意回乡生活、发挥余热。“有人气的乡村才能火起来,培育乡村新动能,人才不可或缺。”陈秋霖说。

    乡村文化体系建设是重新整合乡村文化资源,充分发掘乡村历史,对文化、生态、资源等内容进行有效整合,充分利用已有条件对内重塑乡村文明,对外展示乡村特点,进而推动文化产业旅游产业发展。

    张理萌认为:“乡村文化体系建设是一项长期任务,也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从内容上看,村容村貌建设、乡村特色产业、民宿民居、生态旅游、生活习惯习俗等,都是乡村文化体系中的内容。这些都可以进行品牌化宣传,从而增加乡村的辨识度。”

    鄞州:建设“四有”礼堂 振兴乡村文化

    文化礼堂是乡村振兴过程中的一个重要阵地和载体。建设“有韵味、有人气、有温度、有精神”的四有农村文化礼堂,传递的是文化,重建的是信心,凝聚的是人心,重塑的是一个充满魅力的乡村共同体。

    2013年以来,鄞州区已经建成农村文化礼堂121家,到2020年末将实现建制村全覆盖。

    “小册子”变成“传家宝”

    鄞州瞻岐镇方桥村,由6个自然村合并而成。2015年,方桥村启动文化礼堂建设,村里的老老少少一起搜集老物件、整理旧资料,共同研究文化礼堂建设方案,半年时间就建起了大礼堂。新礼堂集成了6个村的文化记忆,每个人都能在展厅中找到自己和亲人的身影。原本有些生疏的村民,因为文化礼堂,从此有了共同的文化联系和心灵家园,真正成为一家人。

    在文化礼堂建设过程中,鄞州采取“区补助、镇配套、村自筹、民资助”的多元化模式,通过乡贤基金、社会众筹等方式,吸纳社会资金超过4000万元。该区在文化礼堂筹备、设计、施工、使用等环节强调全员参与,将每一座礼堂的建设过程变成回溯村庄历史记忆的过程,变成村民建堂聚心的过程。

    启示:乡村文化振兴要以“共建”为基。一座座文化礼堂,不但是一个个文化地标,更是村民的心灵锚点。

    “小村庄”藏着“博物馆”

    鄞州是“中国博物馆之乡”,30%的文化礼堂建有专门的展馆。礼堂保存着物的记忆,如锡镴器、熨斗、明清家具、传统服装、石雕、木雕、医药、美食,门类众多。礼堂传承着艺的匠心,如金银彩绣、骨木镶嵌、朱金漆木雕等国家级非遗纷纷落户,大岙布龙还留下了舞龙舞到天安门的传奇。

    礼堂还发扬着礼的精神,开蒙礼、成人礼、敬老礼、崇德礼等大量乡村礼仪活动在礼堂举办,童村文化礼堂获评浙江文化新地标,云龙镇端午龙舟节形成了全国影响力。

    启示:乡村文化振兴要以传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为脉。一座座文化礼堂,成为留住乡愁记忆、守住文化之根的精神家园。

    “小村晚”走上“大舞台”

    每到除夕,央视春晚是全国人民的一道文化大餐。而在鄞州农村,也有万众期待的文化礼堂“我们的村晚”。去年,鄞州四地七晚举办21场“我们的村晚”,吸引现场观众超过1.5万人次,网上直播收看量超过19万人次。

    “村晚”上的节目都是村民自编自导自演,极大激发了群众的文化热情,乡村文艺人才和文艺精品不断涌现,全区先后有10余件作品获得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

    以群众需求为导向,鄞州区相继推出“天天演文化惠民工程”“公共文化明珠镇创建工程”“城乡演艺院线联盟”“新华书店农村连锁网络”等开全市乃至全省先河的文化惠民服务举措,鄞州区也因此成为全省唯一的“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创建示范区”。

    启示:乡村文化振兴要以满足群众文化生活需求为本。以文化礼堂为阵地的“送文化、种文化、赛文化”活动,极大激发了农村居民的文化热情,增强了文化振兴的获得感。

    “小清单”扭转“旧风俗”

    前些年,农村居民生活富裕了,婚丧事大操大办、攀比炫富风气有所抬头。为刹住办酒攀比的坏风气,鄞州推出“礼堂办酒阶梯化收费制度”,村民按照清单要求节俭办酒,桌数少于20桌的,村里免费提供场地、厨房和桌椅;办酒越奢侈、桌数越多,礼堂场地收费就越高。一时间,办酒清单成为村民口中的流行词,农村喜宴越办越大的势头得到有效遏制。家门口办酒又便宜又热闹,礼堂办酒成了农村新时尚。

    启示:乡村文化振兴要以精神涵养为魂。“小清单”背后,是依托文化礼堂开展乡风文明建设的实践探索。精神文明建设与文化礼堂相遇,产生了令人惊喜的“化学效应”。(宁波日报)

相关报道:

稿源:宁波文明网 编辑:周 松
 
宁波市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办公室主办
宁波文明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第030140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号 1012010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