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明网总站  |   首页    |  头条    |   文明聚焦  |  新时代文明实践   |  文明创建   |  道德典型  |  志愿服务  |   未成年人  | 
    图解文明城市   |   专题·活动   |  县市区传真   |   我们的节日  |   工作提示   |   宁波市公益广告库   |  
您当前所在位置:宁波文明网 > 文明聚焦

浙江宁波:84岁老人垃圾分类靠实力“圈粉”

来源:宁波文明网 发表时间:2020-09-04 字体 [][打印][关闭]
更多 0

  9月3日上午,宁波市鄞州区百丈街道划船社区举行了一场以“杜绝舌尖上的浪费”为主题的广场活动。活动刚结束,一位头发花白的老人拎起暂放在广场一角的垃圾袋,准备去丢垃圾。这位老人叫胡之均,今年84岁。他手里拎的垃圾袋起码有5个,只是日常出门丢个垃圾,怎么还会大包小袋?

身为墙门组长,胡之均几乎每期黑板报都会提到垃圾分类的内容。

  不放过一个小茶包,得把茶渣倒出来

  “你们检查一下我垃圾分得够不够细。”见周围的人都对他的垃圾袋感兴趣,胡之均原地打开了垃圾袋。

  用两层垃圾袋包裹得严严实实的是厨余垃圾。为啥要用两层垃圾袋?“因为我处理厨余垃圾的方式有点‘小众’。”

  因为家里每天产生的厨余垃圾不多,“用那么大一个垃圾袋装,每天丢一个,太浪费。”现在天热,怕垃圾发臭,他就在冰箱找了个角落,把厨余垃圾封好冷藏,“攒”两三天丢一次,“外面套的这一层垃圾袋,还可以重复利用。”

  “你家里人支持吗?”记者问。

  “我老太婆一开始也是要说我的,但那么些年坚持下来,加上密封工作做得到位,她也就不管我了。”

  体积最大的一袋是其他垃圾,里面除了用过的纸巾等,还有被拆分的茶包,茶渣早被倒入厨余垃圾中。

  还有几个垃圾袋,他有点不舍得丢。比如超市常见的装生鲜肉的黄色塑料盒,“可以放在灶台上,当垃圾盒用。”

  胡之均一边分享自己的垃圾分类经验,一边朝垃圾桶走去。“我看看有没有人乱丢垃圾,你看这个塑料桶就放错位置了。”他也不嫌脏,把塑料桶从绿色垃圾桶挑出来,放进黑色垃圾桶。

用来盛放厨余垃圾的黄色塑料盒,胡之均不舍得丢,说是要重复利用。

  曾被抱怨“这事儿做得太多余”

  胡之均从2014年开始参与垃圾分类,不仅自己分,而且还督促别人分,这可不是件轻松的事。

  划船社区于2013年向居民提出垃圾分类要求,希望大家能把厨余垃圾和其他垃圾区分袋装,便于处理。

  “刚开始很多人不理解,我去跟他们讲,他们还会说:‘垃圾反正是要烧掉的,你年纪那么大,做这个事情太多余了’。”

  胡之均是墙门组长。刚开始,每次领到社区发下来的垃圾袋,他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在垃圾袋上写好户主的楼牌号。

  “以前垃圾袋没有二维码,我是从别的地方学来的。有了编号,分类总归会用心一些。”

  “那个时候有没有人说你多管闲事?”记者问。

  “没人敢说,一说出来不就说明他不愿意分类嘛。”胡之均还蛮为自己的办法得意的。

  胡之均的“闲事”还管到社区的沿街商铺。今年年初,他特地给社区一家菜店的“小年轻”写了关于垃圾分类的信,直接贴在卷帘门上,“效果还是有一点的”。

胡之均把别人丢错的垃圾给放回正确的桶里。

  用“只争朝夕”的心态来做垃圾分类

  从2014年至今,胡之均丢出来的垃圾越分越细,他也明显感觉到周围邻居、商铺对垃圾分类这件事也越来越上心。

  在今年87岁的划船社区居民徐恭备家,积攒起来的关于垃圾分类的新闻报道和资料已有厚厚两本,见证了社区垃圾分类活动一路走来的变化:从发起倡议到启动垃圾分类模拟运行,再到“有害垃圾换绿色植物”等一系列做法的推广。

  “经常翻一翻,很多想法就会发生改变,慢慢觉得我们现在做的垃圾分类的事情是对的,应该坚持。”徐恭备说。

  而这和胡之均“垃圾分类,首先要在思想上明确努力的目标和方向”不谋而合。

  即便如此,胡之均还是觉得眼下的垃圾分类“总有做得不到位的地方”。

  “我跟你讲,一定要用‘只争朝夕’的心态来推进垃圾分类这件事。”在丢完垃圾回家的路上,胡之均这样跟社区干部说。(综合宁波晚报、甬上APP)

87岁的徐恭备积攒了两大本关于垃圾分类的剪报。

相关报道:

稿源:宁波文明网 编辑:周 松
 
宁波市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办公室主办
宁波文明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第030140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号 1012010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