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明网总站  |   首页    |  头条    |   文明聚焦  |  新时代文明实践   |  文明创建   |  道德典型  |  志愿服务  |   未成年人  | 
    图解文明城市   |   专题·活动   |  县市区传真   |   我们的节日  |   工作提示   |   宁波市公益广告库   |  
您当前所在位置:宁波文明网 > 新时代文明实践 > 亮点品牌

宁海县“艺术振兴乡村”探索新时代文明实践新路径

来源:宁波文明网 发表时间:2020-03-29 字体 [][打印][关闭]
更多 0

  宁海县从2019年起推出“艺术振兴乡村”项目,通过志愿服务形式,让艺术走进乡村、贴近群众,着力提升产业发展、改善农村环境、丰富群众生活、助推乡风文明,成为新时代文明实践在广阔农村深入践行的重要抓手。

人民大学艺术系教授丛志强及其研究生驻宁海县大佳何葛家村指导艺术化改造乡村。

  项目凸显三大特色。另辟蹊径以艺术化方式打通艺术实践与文明实践的互通渠道。一是项目高品位。创新实施“艺术家驻村”“艺术提升品位”“设计改变生活”三大行动,建立校地协同的联系合作机制。首批来自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美院、台湾大叶大学等10所艺术高校的200余人团队结对30个村庄开展驻村实践活动。二是阵地全域化。以精品示范、辐射带动方式逐步形成规模效应,整村整片布点建设文明实践村、文明实践风景线。试点村大佳何镇葛家村艺术化实践后,2个月吸引5万游客。三是渠道无门槛。把文明实践与农村生产生活相结合,从改造空地、美丽庭院等涉农项目切入,借助箍桶、竹艺等传统技艺,激励农民自发设计。如大佳何镇葛家村40多处节点美化提升仅用5万元。

知名影视人鲁岐参加岔路镇举办的浙江宁海第三节葛洪文化节,并被聘为岔路养生小镇形象大使。

  主体新添三大群体。让高端人才服务重心下沉至农村培养文明实践带头人,再让农民讲给农民听、农民带着农民做,辐射带动普通农民成为文明实践主力军。一是引入文化艺术界人士投身文明实践。把农村作为高校、文化名家名匠的思政课堂、实践基地。今年暑期30个高校团队在结对村开展校地协同融合设计行动,不到一个月的短期活动成为长期合作的纽带。二是引导能人巧匠成为文明实践志愿者。艺术家驻村培育和启用散布于各行各业的能工巧匠、德高望众的前辈等成为文明实践的带头人,让文明实践亲近可信。如桥头胡街道龙储村请回两位老石匠把老旧围墙砌成卵石艺术墙,引发该村修整门庭院落跟风潮。三是带动全民成为文明实践的主体。自主设计、自身参与的艺术实践,让村民既是设计者、建设者、受益者也是传播者、维护者。如西店镇团堧村召集全村擅长书法的男女老少共同开展“百人共书千米红色海岸线”大型长卷书写活动,报道点击量近百万。

  效果呈现三大新貌。艺术化改造的文明实践路径让供需精准对接,实现村民需求自我满足、价值自我实现。一是农村大地成为文明实践比拼的大赛场,环境问题迎刃而解。如大佳何镇葛家村有一处四户人家共有的空宅基地久置为柴草垛、垃圾场,看到艺术实践魅力后,四户联手设计建成公共艺术空间—“四君庭院”。二是艺术化改造实践成为文明基因的培养皿,淳化乡风立竿见影。如大佳何镇葛家村有30年“一墙之怨”的邻里因游客不断造访,拆掉围墙美化庭院,庭院被村委会命名为“和美院”以表赞誉。三是文明实践过程成为群众价值追求的孵化器,重塑信仰未来可期。如60多岁的农妇叶仙绒建成县内首个农民美术馆后,年近古稀向组织提出申请入党。

《中国童诗》主编、著名儿童文学作家、诗人雪野与孩子们一起在力洋镇力洋村童书角共读绘本。

  艺术振兴乡村项目实施一年来的实践证明,艺术走进乡村为新时代文明实践提供了更接地气、更解民需的强大动力。一是助推了农村产业发展。从地方非遗文化、民俗风情等传统文化资源中挖掘潜力,大胆创新开发文创产品,提升农产品的文化附加值,切实增加农民收入。二是提升了乡村建设品位。把艺术设计融入美丽乡村、农村文化礼堂、美丽庭院等创建全过程,以点带面,提升新农村建设的档次和水平。三是繁荣了群众文化。让艺术家写农村、画农村、说农村、唱农村、摄农村,让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文艺大餐,增强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四是提升了乡风文明。促进艺术和文明相结合,用群众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融入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中,推进道德文明春风化雨、入脑入心。

  下一步,计划到2021年底前,宁海将在全县范围打造5个艺术特色镇、10条艺术特色风景线、50个艺术特色村,引育“驻村艺术家”200名,促使艺术、文明、产业、生活相互融合,让新时代文明实践在农村落地生根。

相关报道:

稿源:宁波文明网 编辑:周 松
 
宁波市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办公室主办
宁波文明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第030140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号 1012010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