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明网总站  |   首页    |  头条    |   文明聚焦  |  新时代文明实践   |  文明创建   |  道德典型  |  志愿服务  |   未成年人  |  电子杂志
    图解文明城市   |   专题·活动   |  县市区传真   |   我们的节日  |   工作提示   |   宁波市公益广告库   |  
您当前所在位置:宁波文明网 > 涌评视点

好“热议”要有一个好“由头”

来源:宁波文明网 发表时间:2018-08-22 字体 [][打印][关闭]
更多 0

  网络科技的发展,智能手机进入寻常百姓家。当下,亲朋好友之间,通过微信“发红包”、“抢红包”已成一种潮流。党员干部也是人,也有三亲六故,互相“发红包”、“抢红包”无可厚非。但,党员干部们是不是可以不分青红皂白“乱抢”、“乱发”微信“红包”呢?鄞州电视台《桥头热线》栏目就现实生活中这一话题,于近期以《党员干部能不能抢微信红包》为题,通过对党员、群众和党建工作者等采访,对此作了深入探讨。 

  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微信“红包”虽小,但其威力不小,收送“红包”依然可以打破清廉底线。作为党员干部需要严标准、高要求,时刻以共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做一个不向私利伸手的清廉干部,自觉远离微信红包中的“微腐败”。通过贵台这则专题评述,使电视机前的党员干部清醒认识到,微信红包虽好,但“抢”时要谨慎,须三思而行,莫忘了“指尖上的违规”,否则可能会违规违纪,最终害了自己,得不偿失。 

  以求全责备角度言,鄞州电视台这则专题报道还能做的更好的话,就是它少了一个“由头”。“由头”,是因此说开去的一个“引子”。电视专题报道也好,评述也罢,一个真实的、典型的、新鲜的、具体的和贴近生活实际的好“由头”,可以赢得观众的共鸣,可以让评述之事更具吸引力和说服力。笔者注意到,报道中现场记者在采访中共鄞州区委党校一位党建工作者时,该工作者提到过“浙江两起贿选案,就是通过发微信红包。因为乱抢红包,付出了代价,这确实是让人痛心的事……”这样的事例。令观众多少感到遗憾的是,现场采访记者没有能够就此,引导受访者就发生在我省的这两起贿选案件“前车之鉴”的经过作相应展开。显然,这则专题报道,如果有一条活蹦乱跳的“活鱼”,作为“由头”,则“党员干部能不能抢微信红包”这样的讨论,毋庸置疑地一定会更加活泼、更具有针对性。(朱泽军) 

相关报道:

稿源:宁波文明网 编辑:周松
 
宁波市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办公室主办
宁波文明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第030140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号 1012010003